
手麻常见病因腕管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腕部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受压疾病。它主要表现为手麻痛,尤其在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腕管综合征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一、成因
腕管综合征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因素:长期从事高频劳作、使用振动工具、保持困难姿势、长期受载或处于寒冷环境等工作条件,如计算机程序员、木工、厨工等,容易诱发腕管综合征。
2. 个人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高血压、妊娠、酒精中毒以及内分泌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此外,腕部骨折、错位,尤其是月骨错位等,也会诱发此病。
3. 管腔变化: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如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等异常增生组织在管腔内部的滋生,可能导致空间受限,从而增加腕管综合征的患病风险。
二、症状
1. 手腕疼痛:常见于正中神经分布的拇指、食指、中指区域,疼痛可放射至手掌、手指、前臂等部位。
2. 手指麻木无力:患者常会感到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尤为明显,适当抖动手腕可减轻不适。
3. 感觉减退: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手指感觉减退或丧失,精细动作的灵巧性下降,如捏硬币、扣纽扣等活动障碍。
4. 肌肉萎缩: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鱼际部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对指困难。
三、诊断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查体,同时可借助以下辅助检查手段:
1.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让患者将手腕弯曲至极限,观察60秒内是否出现手指麻木。

2. 超声检测:关注屈肌支持带和正中神经路径中的水肿及肥厚情况。
3. MRI检查:显示腕管内结构,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及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4.电生理检查: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确定神经是否受损、损伤程度及卡压点。
四、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包括支具固定、局部理疗、局部封闭治疗(注射类固醇类与麻醉药的混合液)、口服药物治疗(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利尿剂等)等。
2. 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患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性腕管减压术和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

五、预防
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改善并维持正确的姿势,减少腕部负担:
1. 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腕运动:如长时间使用键盘、鼠标等,应定期休息并活动手腕。
2. 正确使用工具:使用人体工学设计的办公设备和座椅,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腕姿势。
3. 经常进行手腕锻炼和伸展运动:如手腕旋转、手指屈伸等,有助于缓解腕部压力。
腕管综合征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积极采取措施干预,就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爱自己的手腕健康吧!
本文是孙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