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丽娥 三甲
吴丽娥 主任医师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8240人已读

高血压病的误区:1.高血压要头晕;2.高血压不算病,不难受就不治疗;3.高血压服药后血压正常即可以停药;4.挑选最便宜的药物,能把血压降到正常就可以。

一、高血压流行病学

高血压病发病逐年上升。1959年患病率5%(3000万), 2001年18.8%(1.6亿,5人中1人),男性多于女性,北方比南方高,城市比农村高。高血压发病受各种因素影响: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精神因素(压力)、自身体质(遗传)等。

二、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测血压应该测晨起和睡前的。任意时间三次血压均高于正常。

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 舒张压≥90mmHg;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 mmHg, 舒张压80-89 mmHg。

三、高血压分级

分三级:

收缩压140、160、180 mmHg;舒张压90、100、110 mmHg。

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1级

140-159

90-99

2级

160-179

100-109

3级

≥180

≥110

四、高血压危险因素

1.体重超重肥胖。BMI(体重指数)每增加1,5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增加9%;增加3,发生高血压几率50%以上。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值男性<25,女性<24,>30、29肥胖

2.饮酒: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危险增加40%。

3.饮食:高盐(北12-18g,南7-8g)、低钾、低钙饮食,低动物蛋白饮食。

4.其他:精神因素、遗传、吸烟、职业(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年龄(>40岁)、糖尿病、血脂异常、环境污染(城市>农村)。

五、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增高后可以对全身血管、各脏器(心、脑、肾、视网膜)造成损害,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自己感觉不到,损害已经发生,真正表现出来时已经不可以逆转了。像心脏增大、心血管粥样硬化、心绞痛、心梗;脑梗;血管狭窄、周围血管动脉硬化;肾萎缩、肾衰;视网膜变性、剥离、白内障、视物不清。长期高血压易致血糖增高。

因此,对长期高血压患者首诊的,应该一方面降血压,一方面检查并发症,(心脏、颈动脉彩超,肾功、血糖血脂化验,检查眼底,必要时,头颅MRA),检查后进行相关并发症的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病。

六、高血压的治疗

1. 非药物治疗

① 减肥:减少总热量摄入(脂肪、粮食,增加优质蛋白-豆制品、鱼类);

② 限盐;

③ 补钾钙:鲜奶、豆制品、新鲜蔬菜;

④ 戒烟限酒 <1两/天;

⑤ 增加体力活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⑥ 减少精神压力。

2. 药物治疗

2.1 五大类药物。

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血压高低、经济条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及身体的其他疾病选择。

2.2用药注意:

①不管什么药,降压是主要目的;

②联合用药,复方制剂-方便;

③长期服药;

④血压稳定,用长效药物;

⑤降压速度,缓和;

⑥不用心痛定、利血平;

⑦注意不同药物副作用;

⑧注意血压的监测及并发症的检查。

⑨利尿剂使用要告诉患者低钾风险,定期检查。

2.3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①利尿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生活方式转变。

②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动作慢。

吴丽娥
吴丽娥 主任医师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