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心肺复苏的相关内容。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心肺复苏这个词语,那么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呢?也就是心肺复苏的内容包括什么呢?包括对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心肌梗死的患者、脑卒中的患者,还有气道异物梗塞的患者,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心源性猝死是院外死亡率发生最高的原因之1,40%的院外猝死是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引起的,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可以转换成恶性的停搏。还有一些外伤、药过量、溺水和儿童的心搏骤停,伴有窒息的患者也需要心肺复苏。那么治疗的主要措施就是。
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治疗的主要措施就是实施现场的心肺复苏,首先要对这个患者进行评价。现场有没有反应?我们要清楚患者问你怎么了,或者是你叫什么名字,如果这时患者没有回答,你首先要看周围有没有人辅助你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没有人的话,就说明你自己一个人首先要紧急拨打120电话,而不是立刻开始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两个人以上的话,一个人进行心肺复苏,另一个人开始给120打电话,立刻开放气道,评价呼吸,将患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我们采用的是仰头抬颌法,在开放气道的同时观察、聆听和感觉患者的呼吸。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我们要立刻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员工呼吸包括口对口的呼吸,首先开放气道,捏住患者的鼻子,抢救者的口,紧密环绕患者的口,吹气一秒,抢救者正常呼吸,然后再给第2次通气,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状态,深度而有效的呼吸,可以看到胸部有起伏的变化。但是在实战的前几分钟之内,人工呼吸不如胸部按压重要,因为此时的氧饱和度还是很高的,但是血流的下降会造成器官的缺氧,所以此时应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另一种人工呼吸的方法就是口对隔离设备的人工呼吸,口对隔离设备并不能减少感染的可能,但是会增加通气的阻力,或者是在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可以使用口对鼻的呼吸,要用设备进行人工呼吸,可以更好的密封,减少空气外漏。对于专业抢救者来说,我们除了要判断患者有没有呼吸,最主要的是检查有没有脉搏,也就是有没有心脏的停搏。检查脉搏,我们主要做的是检查颈动脉,如果有脉搏,我们只需要给予人工呼吸,如果没有脉搏,我们就需要胸外按压加人工呼吸的治疗。如果有脉搏,我们需要人工呼吸时到12次每分,给予人工呼吸即可。
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如果没有脉搏,我们就要立即实施胸外按压,有效地按压对提供血流是10分重要的,应该有力而快速的按压。胸外按压的技术十分重要,患者因仰卧于坚实的地面上,抢救者跪在患者胸部的一侧,按压部位是胸部正中、胸骨下部、乳头之间,抢救者应将一只手的掌根,至于按压处另一只手的掌根,至于第1只手上面是两只手重叠并平行,下压胸骨至少5厘米,然后使胸部完全回弹,下压与放松的时间要相等,按压频率至少100次每分,要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来检查脉搏,分析心率,抢救者在医护人员赶到之前或者是AD体外循环,体外除颤仪赶到之前,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不应该停下来检查,即使停下来检查有无脉搏,也应该中断,不能超过10秒钟以上。如果不是因为环境的原因或者一定要紧急手术,那么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应该搬动患者。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主张在按压的同时触摸颈动脉或者是股动脉的波动方法,来判断按压的有效性。因为静脉的波动在心肺复苏的时候也能够摸到容易混淆,只要进行了正常的胸外按压,就应该获得理想的血流。按压和通气的比率是30:2,要尽一切的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虽然按压的速率可以达到100~120次每分,但是由于频繁的通气,可是实际每分钟按压的次数下降,即使没有人工呼吸,单纯的心肺复苏也比不复苏的要好。如果施救人员不愿意做人工呼吸或者不会做人工呼吸,那么也应该鼓励其单纯的按压心肺复苏,但最好的方法还是按压家通气,对溺水和低温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还要注意发现由气道异物等等。
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最后我们今天整体总结一下心肺复苏的全部流程,首先判断患者有没有反应或者有没有实际的活动。如果患者没有活动,或者没有反应,我们要打紧急电话120。如果旁边是两个人要取得AD,就是体外除颤仪。在真正开始心肺复苏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如果没有呼吸,将实施人工呼吸两次,减胸部起伏的状态。如果没有反应,要检查脉搏,在10秒钟内核实有没有脉搏,脉搏我们主要检查触及颈动脉,切记不要双侧按压颈动脉,要单侧按压颈动脉。如果有脉搏,我们只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每5分钟5~6次的人工呼吸即可。每两分钟来检查一下脉搏。如果此患者没有卖过,那么我们在取得AD钱,首先要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比例是30:2,直到专业人员抢救到达之前,或者患者已经恢复意识有活动迹象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持续保持不不间断地用力和快速按压,按压的频率是100~120次每分,按压后完全放松,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部位是胸骨正中1/3处,按压的深度至少是下陷5厘米左右。当取得AD或者除颤仪,使我们要检查心率是否需要电除颤,需要电除颤,给予一次电除颤,然后立即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如果不需要电除颤,立即恢复心肺复苏,每5个周期检查心率,直到专业人员赶到现场或者患者开始活动,如果能够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且在3~5分钟之内进行除颤,将能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对于院前非亲眼看到的心脏骤停的患者,应该在检查脉搏田,先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然后进行除颤。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之内,或者专业人员募集到了心脏骤停,应立刻进行电除颤的治疗。
有帮助
收藏
举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