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其简称的音译。本病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HIV 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患者感染后会逐渐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晚期因出现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而死亡。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其简称的音译。本病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HIV 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患者感染后会逐渐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晚期因出现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而死亡。
本病是由于感染 HIV 所致,HIV 感染人体后,会破坏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监测体内癌变和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受损甚至缺失,从而使患者死于各种感染或癌症。
HIV 的传染源为感染 HIV 的人,包括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 的传播途径有:
问:不同传播途径感染 HIV 的风险有多大?
答:通过以下途径接触过一次 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后,感染上 HIV 的可能性为:
输血:通过一次输血,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90%。
分娩:新生儿通过分娩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25%。
注射毒品:通过共用一次针头注射毒品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67%。
扎针:通过皮肤扎一次针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3%。
肛交:通过一次未戴套的肛交,插入者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065%,被插入者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5%。
口交:通过一次未戴套的口交,插入者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005%,被插入者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01%。
普通性交:通过一次未戴套的阴茎插入阴道的性交,男方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05%,女性感染 HIV 的可能性约为 0.1%。
感染 HIV 后,患者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也可无明显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
急性期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 HIV 后 2 ~ 4 周
HIV 感染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是出现短暂的病毒感染症状,大多数症状较轻微,但并不特异,很难与其他普通病毒感染相鉴别,通常可在 1 ~ 3 周内自行缓解。
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疹、咽痛、腹泻等。
无症状期
平均持续时间一般 6 ~ 8 年,可短至数月,长达数十年。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类型、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此阶段虽然没有症状,但 HIV 在身体里不断复制,破坏免疫系统。
此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但一般不易引起重视。
艾滋病期
本阶段是 HIV 感染的最终阶段。当 CD4 细胞计数水平降至 20/微升以下时,即进入艾滋病期。
本阶段的症状有:
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发热 >38℃,持续超过 1 个月。
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多于 3 次,持续超过 1 个月。
6 个月之内体重下降 10% 以上。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
在艾滋病期,患者常会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可累及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眼部等。
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HIV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方式传播,可通过以下方式预防:
怀疑感染了 HIV,需进行下列检查:
目前,尚无根除 HIV 的特效药物。艾滋病的治疗目的为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抗病毒治疗多采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又称为鸡尾酒疗法。这种疗法是指联合使用多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来治疗艾滋病,这可以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并尽可能避免产生耐药。
艾滋病患者如果出现相关感染和肿瘤,需进行相应治疗。
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 HIV 感染者延缓疾病进程。
但如果患者无法耐受药物或不能按时、坚持服药,感染者免疫功能缺陷进一步加重,加快进展到艾滋病期的进程,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