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指由于局部的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在 24 小时内能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不能发现病变。
临床上,绝大多数(97%)的 TIA 患者症状能在 3 小时内缓解,如症状超过 3 小时,则高达 95% 的 TIA 患者出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常发病突然,症状历时短暂,主要症状有身体一侧突然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突发言语障碍、突然跌倒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指由于局部的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在 24 小时内能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不能发现病变。
临床上,绝大多数(97%)的 TIA 患者症状能在 3 小时内缓解,如症状超过 3 小时,则高达 95% 的 TIA 患者出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常发病突然,症状历时短暂,主要症状有身体一侧突然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突发言语障碍、突然跌倒等。
本病是由于局部的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其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液成分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微栓子阻塞小动脉
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如心房颤动)。
附在血管壁上的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阻塞小动脉,出现脑缺血症状。
当栓子破碎或溶解时,血流恢复,症状消失。
血流突然减少(血流动力学改变)
常见于各种病因导致脑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
局部脑组织的血供减少,当血压一过性降低时,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症状。
血压恢复,脑供血恢复正常。
血液成分改变
常见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异常蛋白血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等。
这些疾病可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呈高度易于凝结状态,从而引起 TIA。
其他因素
如脑组织的血管炎或小灶性出血、脑外盗血综合征导致血流减少等也可引起 TIA。
常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部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症状一般持续 10 ~ 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不超过 24 小时,发作后不遗留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可完全恢复正常。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的症状基本相似。
由于大脑血液的供应主要受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支配,因此 TIA 的症状可分为两类:
颈内动脉系统 TIA
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TIA 通常有 3 种结局:自行缓解、继续发作、进展为脑梗死。
即使 TIA 停止发作,发病后 7 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也高达 4% ~ 10%,90 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高达 10% ~ 20%。
如果 TIA 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强烈预示着将有脑梗死发生,务必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本病主要是由于局部的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戒烟
禁止过度饮酒
控制体重
加强体力活动,至少 3 ~ 4 次/周,30 ~ 60 分钟/次。
积极治疗高血压:
一般人的血压应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
有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
合理治疗心脏病
防治血脂异常
防治糖尿病
绝经期妇女避免雌激素替代治疗。
其他,如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等。
多数 TIA 患者就诊时症状已消失,所以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一般检查:包括心电图、全血细胞计数、血电解质、肾功能及血糖和血脂测定,了解全身基本情况。
血管检查
CT 血管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有助于了解脑血管狭窄程度、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
颈动脉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颅内外大血管病变。
易损斑块的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血管内超声、高分辨 MRI 及 TCD 微栓子监测等。
心脏评估:如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判断有无心源性栓子。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医生会首选药物治疗来预防卒中。如果检查显示头颈部血管(颈动脉脑血管)过于狭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以急诊入院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对于一些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的须两种药物联合口服。
对于明确有心脏疾病原因的 TIA 患者,推荐抗凝治疗,但这些治疗需要影像学检查先排除脑出血。
有些入院后发现血压偏低,可快速给予静脉液体进行扩容治疗。
还有些入院后如果检查发现有明确的血栓,可以考虑溶栓治疗。
病因治疗
是预防 TIA 复发的关键。积极查找病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等相关疾病,提倡健康生活,戒烟限酒,适度锻炼,控制体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一般有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
抗凝治疗
比较常见的口服抗凝药为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如果存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还需服用处方降脂药、降压药、降糖药。
如果在接受最佳药物治疗期间仍然出现症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年龄、既往病史以及目前健康状况均会影响到手术的选择。
常用手术方法如下: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适应证:颈动脉严重狭窄者。
作用:可以清除颈动脉血管中积聚的斑块。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可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法。
TIA 通常有 3 种结局:自行缓解、继续发作、进展为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