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影响全身骨骼的疾病,表现为骨头变薄、变脆,像海绵一样疏松多孔,容易导致骨折。本病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绝经后女性多见。
骨质疏松是一种影响全身骨骼的疾病,表现为骨头变薄、变脆,像海绵一样疏松多孔,容易导致骨折。本病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绝经后女性多见。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骨质疏松,需加以注意:
问:为什么女性容易得骨质疏松?
答:对于女性,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在绝经后特别是更年期期间,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骨吸收过程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患者易患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后第一个 10 年骨丢失最严重。另外某些女性在妊娠哺乳期间由于钙质摄入不足,活动较少也可导致短期的骨质疏松,但可恢复。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即为骨折。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早期诊断估值疏松的金标准。测量各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一般情况下,需对下列人群进行骨密度测定:
X 线平片:是骨质疏松的较基本检查手段,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在诊断骨质疏松的病因,排除其他疾病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CT 检查:可以较早反应骨质疏松的情况,判断临床用药效果。
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一般治疗、药物干预等共同进行。
主要为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
在饮食上宜选择以下食物,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以下饮食习惯需要注意:
问:喝骨头汤能补钙的说法靠谱么?
答:许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充体内的钙,有利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其实,骨骼的基本成分是钙和蛋白质等物质,但骨头里的钙已经不是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游离钙,而是被骨化结合的钙盐,骨头汤中存在的大部分钙盐都是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
经测算,每 500 克猪骨头中含有的钙约 30 ~ 50 毫克,而营养专家建议的国人每日钙的摄入量为 800 毫克,维生素 D 1 000 毫克。
这样计算,即使这些钙全部被吸收(实际上能够吸收约 30% ~ 40%),每人每日约需要 12 千克的猪骨头才能满足每天的钙需求,几乎是不可能通过食用骨头汤来达到补钙的目的。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 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