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黄疸 >

黄疸介绍,什么是黄疸

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巩膜(眼白)、皮肤、黏膜、尿液等发黄的现象。

正常人体血清胆红素浓度应低于 17.1 μmol/L,当胆红素浓度在 17.1 ~ 34.2 μmol/L 时,肉眼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而胆红素浓度高于 34.2 μmol/L 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表现,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难诊的黄疸和病史的重要(二)

楚瑞阁 江西省中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将黄疸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 溶血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是因红细胞大量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素导致。
  • 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因肝脏炎症、肝细胞坏死造成肝功能损害引起。
  • 胆汁淤积性黄疸:病因多种多样,如胆管梗阻(结石、肿瘤、炎症等)、肝炎、中毒等均可造成胆汁淤积,是因胆汁流动或生成障碍,正常胆汁不能到达小肠,导致胆汁淤积,引起黄疸。
  •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及排泄有先天缺陷。

危险因素

黄疸的发生可与以下因素相关:

  • 长期服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
  • 机体缺乏叶酸或处于代谢紊乱状态
  • 进食蚕豆
  • 应激状态或长期处于高度精神压力状态
  • 禁食
  • 过度劳累
  • 酗酒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胰头癌、胆管癌导致的黄疸该怎么降黄

张磊 上海中山医院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本病的典型症状为巩膜(眼白)、皮肤、黏膜、尿液等黄染,不同类型疾病出现黄疸时可能存在不同的伴随症状。

典型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

  • 因巩膜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 溶血性黄疸,多呈柠檬色;肝细胞性黄疸,多呈浅黄色或金黄色;胆汁淤积性黄疸,多呈暗黄、黄绿和绿褐色,并伴有皮肤瘙痒、小便深黄、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样便。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因原发疾病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 发热:多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败血症等。

  • 腹痛
    右上腹剧烈疼痛: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夏科氏三联征,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上腹剧烈疼痛:多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胆道蛔虫病等。

    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多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

  • 肝大
    轻、中度肿大,质软且表面光滑,多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等。

    明显肿大,质硬且表面凹凸不平,多见于恶性肝肿瘤。

    不明显肿大,但质硬、表面有结节,多见于肝硬化。

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如患者黄疸类型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需高度警惕胆红素脑病发生,应及时送医防止因胆红素脑病而造成严重后遗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道梗阻患者为什么异常凝血酶原升高

卢焕元 湘雅三医院 肝脾门脉高压症门诊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日常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
  •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经常熬夜。
  • 戒烟戒酒。
  • 规律进食,忌暴饮暴食,避免大量食用油腻食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43.黄疸如何预防?

杨玉龙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主任医师

检查

由于黄疸可因多种疾病引起,故检查的目的为明确引起黄疸的根本病因并指导治疗,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体格检查

  • 皮肤:可观察到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皮肤特征,常提示肝细胞性疾病尤其是肝硬化。
  • 腹部:可通过腹部触诊明确肝脏及脾脏的大小及质地,判断病因可能。还可观察到腹部静脉曲张,常提示肝硬化。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等),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
  • 甲胎蛋白: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通过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判断病因是否为肝癌。
  • 二便常规(尿液、粪便):可测定二便中尿胆原水平,有助于区分黄疸病因。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是鉴别肝内、肝外胆汁淤积的优先方法。
  • 腹部 CT:可用于明确有无胆管扩张、占位。
  • 磁共振成像(MRI):通过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可用于诊断引起胆管扩张的胆管结石、肿瘤、胰腺肿瘤等。
  •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可了解胆管内病变部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显示胰胆管结构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道良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
  • 内镜超声(EUS):主要用于胆道中下段病变及胰腺病变的诊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难诊的黄疸和病史的重要(二)

楚瑞阁 江西省中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不同类型的黄疸会有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因此找出黄疸的病因是进行治疗的基础,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疾病发展产生严重后果。

急性期治疗

若患者黄疸病因为以下几种类型,需积极治疗,立即前往就近医院就医:

  • 如黄疸病因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需立即送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蓝光治疗、白蛋白输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换血疗法等。
  • 如患者除黄疸外还伴随右上腹剧痛及寒战高热,需高度警惕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应立即送医,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发生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 如患者因肝功能衰竭而引起黄疸,需积极治疗,尽量延长患者寿命。

药物治疗

  • 如患者的黄疸类型为肝细胞性黄疸,考虑存在肝细胞损伤,可使用药物治疗。
  • 常用药物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类、腺苷蛋氨酸等。

手术治疗

  • 如患者的黄疸为胆道梗阻引起,造成胆道梗阻的病因为胆结石、肿瘤等,可采取手术治疗。
  • 手术原则:去除梗阻、通畅引流、避免胆汁淤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肝门胆管癌伴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吴安乐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与肿瘤介入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如日常生活中发现皮肤、巩膜出现发黄现象或是小便颜色异常发黄或是大便发白,需立即就医,尽快明确黄疸病因,积极治疗。
  • 如自身患有慢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需积极治疗并按照医生指导定期复查,密切监测疾病变化。
  •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及作息习惯的调整,尽量少量多餐、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 可以选择接种乙肝疫苗,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引起黄疸。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ERCP超选双支架内引流,破解梗阻性黄疸难题

熊光苏 上海市同济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预后

不同疾病原因引起的黄疸,预后情况主要根据病因决定:

  • 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大多可治愈或长期控制,预后一般良好。
  • 对于药物性及酒精性肝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过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
  •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经过有效治疗后,10 年生存率在 90% 以上,且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 若肝脏疾病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则生存率随着疾病进展逐渐下降,通常预后较差。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42.黄疸的危害有哪些?

杨玉龙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1377位 推荐医院 6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