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导航
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
网站导航
首页
查信息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用服务
在线问诊
预约挂号
我的
消息
全部订单
就诊记录
个人中心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脑梗塞后遗症
>
脑梗塞后遗症介绍,什么是脑梗塞后遗症
全部
介绍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如何预防
检查
治疗方式
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
预后
脑梗塞的二级预防
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针对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达到降低脑梗塞复发危险性的目的。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等。 危险因素控制 高血压: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 3 方面因素。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50/90 mmHg 以下。 血脂异常: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复发和死亡。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降糖方案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个体化治疗,警惕低血糖发生。 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治疗呼吸睡眠暂停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查看百科详情
精选文章
精选小视频
暂无内容推荐
暂无内容推荐
推荐医生
7798位
推荐医院
1894家
脑梗塞的二级预防
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针对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达到降低脑梗塞复发危险性的目的。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等。 危险因素控制 高血压: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 3 方面因素。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50/90 mmHg 以下。 血脂异常: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复发和死亡。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降糖方案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个体化治疗,警惕低血糖发生。 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治疗呼吸睡眠暂停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