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介绍,什么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介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出生之后表现为足下垂,前足及后足的内收内翻畸形,可伴有其他畸形如多指、并指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马蹄内翻足畸形

梁炳生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胚胎早期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导致,也可能与胎儿足部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恰当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孩子1岁半,学走路容易摔跤,总是脚尖着地,会是马蹄足吗?

张网林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综合儿科(骨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单足或双足马蹄内翻畸形,即尖足、足跟小、跟骨内翻、前足内收(各足趾向内偏斜),另外胫骨可以同时有内旋。可分为松软型与僵硬型两类。

  • 松软型:畸形较轻、足小、皮肤及肌腱不紧,容易用手法纠正。
  • 僵硬型:畸形严重,足跖面可见一条深的横行皮肤皱褶,跟骨小,跟腱细而紧,呈现严重马蹄内翻、内收畸形。随年龄增长,畸形渐渐严重,尤其在负重后,足背外侧缘常出现滑囊和老茧。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侧小腿肌肉较正常的那一侧明显萎缩。中轴骨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还可见肋骨疼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足尖步态,跟腱挛缩,马蹄足

吴德超 深圳市儿童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具体病因未明,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宝宝为什么会有马蹄足呢?应该如何预防?

俞志涛 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儿骨科 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和 X 线检查进行诊断和评估。

X 线:X 线主要用于评估骨骼畸形的程度,用于指导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产前B超(胎儿核磁共振)能诊断是不是马蹄内翻足吗?

张网林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综合儿科(骨科) 副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应根据患儿年龄、畸形程度选择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早期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如果错过了矫正时机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可考虑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手法扳正:适用于 1 岁以内的婴儿。由医生指导患儿家长做手法扳正,之后可用柔软的旧布自制绷带,将足松动地包在已矫正的位置上。若数月后畸形已经显著改善,就可以穿一个矫形足托代替绷带包扎,将足部维持在矫正后的位置。
  • 双侧夹板固定法:不能坚持长期用手法扳正的患者,可在出生后 1 个月采用轻便的双侧夹板(Denis-Browne 夹板)矫正。
  • 手法矫正、石膏固定法:适用于 1~3 岁的患儿,双侧畸形可同时矫正,手法矫正的本质是将畸形的组成部分,按一定的程序逐个予以矫治,直至弹性抗力完全消除为止。最后将手法矫正取得的成果用管型石膏固定起来,直至完全排除畸形复发为止。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失败或年龄较大的患者。

  • 一般在 10 岁以前,不适宜做骨骼部分的手术,以避免损伤骨骺。大多数采用软组织手术。
  • 10 岁左右仍有明显畸形的患者,可考虑作足三关节融合术(即跟距、距舟和跟骰关节)。手术后用管型石膏固定,直至融合牢固为止。对于马蹄内翻足畸形伴有的胫骨内旋,只有极少部分需要作旋转截骨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马蹄内翻足畸形

梁炳生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医生要求配合治疗,并按要求时间进行复查。
  • 需要手法板正治疗的,应根据医生指导做手法扳正和固定等,配合治疗。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经矫正后有复发风险,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足部的形态和步态,如有症状,及时就诊。
  • 平时注重体育锻炼,建议多做一些有利于双下肢和足部肌肉韧带锻炼的体育活动,例如:踩单车、登山、舞蹈、滑冰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马蹄足ponseti方法治疗指南

杨璇 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 副主任医师

预后

本病如能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一般能够实现矫形纠正的总体目标。但是,如果治疗不规范,会引起足部出现继发畸形,如摇椅足等。

推荐医生 1116位 推荐医院 45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