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
付朝杰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什么是尿路感染?小儿尿路感染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如何预防?
黄文华主治医师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儿童尿路感染的症状是什么原因?
凌青副主任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泌尿外科
尿频、尿急、 湿裤子、憋尿、反复泌尿系感染合并便秘等需要当心是排尿排便异常综合征
黄立渠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2岁女孩因呕吐多次看消化不良,这个病因常被忽视!
徐灵敏主任医师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儿童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的解剖学基础
刘俊举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
1分钟解惑儿科常见病:4月龄宝宝发热2周,找不到病因,竟是家长忽略了……
徐灵敏主任医师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儿童尿路感染
樊忠民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江苏 儿科
6. 诱发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因素有那些?
杨华彬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肾内科
小儿尿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沈彤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暂无内容推荐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病原体: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如下: 大肠埃希菌:是泌尿道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尤其多见于初次患泌尿道感染的新生儿、所有年龄的女孩和 1 岁以下的男孩。 变形杆菌:1 岁以上男孩的主要致病菌。 白色葡萄球菌:常见于 10~16 岁的女孩。 克雷伯杆菌和肠球菌:多见于新生儿泌尿道感染。 感染途径 上行性感染: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致病菌从尿道口上行并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膀胱内的致病菌再经输尿管移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 引起上行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变形杆菌或其他肠道杆菌。 血源性感染:经血流途径(败血症、菌血症)侵袭尿路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结肠内和盆腔的细菌可通过淋巴管感染肾脏,肾脏周围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感染也可直接蔓延。 宿主内在因素 尿道周围菌种的改变及尿液性状的变化,为致病菌入侵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细菌黏附于尿路上皮细胞(定植)是其在泌尿道增殖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先决条件。 泌尿道感染患者分泌型 IgA 的产生存在缺陷,使尿中分泌型 IgA 浓度减低,增加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先天性或后天性尿路畸形,增加泌尿道感染的危险性。 新生儿和小婴儿抗感染能力差,易患泌尿道感染。尿布、尿道口常受细菌污染,且局部防卫能力差,易致上行感染。 糖尿病高钙血症、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镰状细胞贫血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儿,其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可增高。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小儿泌尿道感染,需加以注意: 小年龄儿童:小于 1 岁的男孩及小于 4 岁的女孩,更易发生本病。 未接受包皮环切术的男孩:未接受包皮环切术的男婴,患病率是接受了包皮环切手术男婴的4-8倍。 女婴:女婴的患病率为男婴的 2-4 倍,可能是女性尿道较短所致。 种族/族群:白人儿童的患病率是黑人儿童的 2-4 倍。 遗传因素: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儿童,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比没有相关家族史的儿童更大。 存在梗阻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儿童:存在梗阻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儿童发生本病的风险增高。如解剖结构畸形(如后尿道瓣膜症、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神经系统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伴神经源性膀胱)和功能性畸形(如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 存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儿童: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特征如下:异常排泄模式(尿频或排尿次数减少、日间遗尿、尿急及便秘等)、大和/或小便失禁或失禁控制动作。 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儿童: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儿童发生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增高。 存在性行为:就女性而言,性交与泌尿道感染的相关性已被充分证实。 有膀胱导尿管的儿童:本病的发生风险,随膀胱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