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是指平行光束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当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其眼轴长度不足时就产生远视。
好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典型的远视者,视远物看不清,视近物更不清晰。
远视是指平行光束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当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其眼轴长度不足时就产生远视。
好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典型的远视者,视远物看不清,视近物更不清晰。
远视是由于眼轴过短、角膜弯曲度不够或晶状体屈光力减弱引起。远视眼常有遗传性。在罕见情况下,某些疾病,例如视网膜病变和眼部肿瘤也可导致远视眼。
轴性远视:
远视中最为常见的是轴性远视,也就是说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短,它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种类。眼前后轴变短,可以是生理上的变化,也可以是病理上的变化,眼肿瘤或眼眶炎性肿块也可使眼球后极内陷变短。眼球后新生物和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黄斑区向前移。
人在初生时眼轴平均约为 17.3mm,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之后,随着婴儿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因而到成年时仍保持婴儿或幼儿的眼球轴长,称为轴性远视眼。
曲率性远视:另一个常见的远视种类是曲率性远视,它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屈光体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因此称为曲率性远视眼。角膜是最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可能是先天性平角膜,也可由于外伤或角膜病变引起。根据计算,角膜曲率半径每增加 1 毫米可产生 600 度远视,在曲率性远视眼中,很少能保持角膜完整球形,几乎都并发有不同程度的散光。
指数性远视:还有一种称为指数性远视眼。这种远视眼是由晶状体屈光力减弱引起。常见于因年老所发生的生理性变化及糖尿病病理性变化。晶状体向后脱位也可产生远视,可以是由先天性不正常,眼外伤或眼病所引起。
远视在近距工作时很容易产生视疲劳。中度和高度远视眼,还常有不同程度的眼前节和眼底变化。此外,还可引起某些并发症。
远视眼可能出现罕见并发症,例如斜视和弱视。在年轻时,严重远视眼可能导致儿童因为过度聚焦而出现复视。
大多数远视是生理性,目前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本病主要依靠眼科检查和视力测试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目前远视主要通过光学配镜矫治,也可通过手术矫治。有很多轻度远视的患者,利用眼睛本身的调节作用,可以表现出如常人的视力,不需要给予特殊治疗,定期检查监测即可,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调节作用下降,远视症状逐渐凸显,则需要及时就医。
配镜治疗,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吃鱼和鸡蛋补充蛋白质。此外,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保养远视眼有帮助。
不能长久吹空调,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可在身边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经常眨眼睛,这样能够减少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减少泪液蒸发。
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看书,要注意中间休息,一般是每工作 1 小时,休息 5~10 分钟。
在室外工作或行走时佩戴太阳镜,防止过量紫外线照射眼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不熬夜。
在光线柔和、采光明亮的地方进行工作或书写。
定期进行视力筛查:
如果小于 40 岁,每 5-10 年检查一次。
如果 40-54 岁,每 2-4 年检查一次。(从 40 岁开始,更容易发生老化)
如果 55-64 岁,每 1-3 年检查一次。
如果大于 65 岁,每 1-2 年检查一次。
对于糖尿病患者,专家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