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中芝 三甲
贾中芝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介入放射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治疗

4766人已读

肝硬化时,硬化的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和肝细胞的再生,压迫肝内静脉发生扭曲、闭塞,致门静脉血流受阻,使门静脉压力增高。其后果之一就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死率很高,是肝硬化最凶险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1.呕血和黑便: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一旦破裂,立即发生急性的大出血,呕吐大量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部分没有呕出的血液通过胃肠道以后也会表现为黑便。

2.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临床触诊发现脾脏肿大,化验检查提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明显降低。

3.黄疸、腹水和前腹壁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体征。

4.影像学检查:食道吞钡可见食道下端静脉曲张;彩超现实肝硬化,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血流方向出血逆转;现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的门静脉成像可见明显出现的食道胃底曲张静脉,也为治疗提供了很重要的影像参考。

诊断:根据肝炎和血吸虫病等肝病病史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和黑便、腹水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等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治疗:

1.内科药物止血:重要应用内脏血管收缩剂,减少门静脉的血流供应,一般控制率较好。但对反复出现的大出血有时效果不佳。

2.内镜治疗:对食道下端的曲张静脉可以采用套扎和硬化治疗,但对胃底静脉曲张效果不佳,且存着一定的手术风险,国内常规开展此项治疗的医疗机构并不多。

3.三腔管压迫止血:采用充气的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道下端的曲张静脉。可使80%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得到控制,但约一半的病人在排空气囊后又立即出血,操作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较高。

4.外科手术治疗:只用用于一些早期肝功能比较好的患者的治疗,但一般也不建议实施急诊的手术。对于有黄疸、腹水、肝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发生大出血,如果进行外科手术,死亡率高达60%-70%。

5.肝移植:不仅可以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而且也可以解决患者肝硬化的根本问题,但手术风险很高、花费巨大,且供肝源紧张,普通患者很难承受。

6.介入治疗:对于外科无法手术,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又不好的病人可以选择介入止血治疗。介入治疗有几种方法:经皮经肝冠状静脉栓塞术(PTO),球囊导管阻塞的逆行栓塞术(B-RTO),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及部分性脾脏栓塞术(PSE)。下面简要介绍这几种介入手术,PTO:是通过进皮经肝途径直接穿刺到肝内门静脉的小分支,然后采用导管逐渐进入门静脉的主干造影,找到引起大出血的食道、胃底曲张静脉,从源头上直接栓塞这些静脉血管(就相当于直接堵住了九江大堤的决口),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手术操作要求有较高的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的经验,但操作步骤相对较少,尤其适用于急性致命性大出血的抢救,而且花费比较低。

B-RTO:是日本学者发明的一种介入止血方法,它无需通过肝脏穿刺,而是通过外周的股静脉进入曲张血管,手术难度更小,创伤更小,但只有部分患者适用于这种方法,需要患者存着从食道胃底曲张静脉到左肾静脉的侧枝血管,而且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特殊的导管和特殊的药物,这些在国内基本都没有供应,所以这种手术在国内基本没有开展。

TIPS:这种手术相当于外科的分流手术(相当于重新开辟出来一个泄洪渠),只是创伤要比外科手术低得多,但分流道再狭窄的几率很高,而且手术操作难度较大,花费较高。

PSE:是门脉高压出血的一种辅助介入技术,它独立使用只能部分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不能起到止血的效果,但再上述止血介入的基础上再加上PSE的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并进一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贾中芝
贾中芝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介入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