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雨 三甲
夏雨 主任医师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普外科

射频消融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1例报道

3379人已读

射频消融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1例报道
1. 病例报告
男,64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半月于2002年6月10日入院。无意中扪及右上腹部,剑突下一包块,质硬,有轻压痛,门诊B超、CT提示肝左叶肝癌(巨块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查体:肝肋下4CM,质硬,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AFP:1.9IU/ml,CEA1.0ng/ml 手术见:肝硬化改变,左内侧叶第一肝门区可及8×12×13cm包块,表面黄白色,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质硬癌灶,肝右前叶可及0.8×1.0×1.5cm 质硬肿块,胃左动脉及十二指肠降部,可及肿大淋巴结,质硬,1.0×1.0×1.0cm。行肝癌射频消融术及肝动脉置泵化疗栓塞,注射5Fu0.5,MMC6mg,CF10mg,ADM40mg+碘化油10ml乳化后栓塞。对肝脏肿瘤及肿大淋巴结行射频消融共13次,70分钟。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于术后2、4、10月复查并行肝动脉泵化疗。随诊检查结果见下表:

术前
术后2月
术后4月
术后10月
AFP(IU/ml)
1.9
1.7
1.1
3.1
CEA(ng/ml)
1.0
1.8
1.2
2.5
TBIL(u)
27.6
18.6
16.5
13.6
DBIL()
7.5
4.8
3.2
6.9
TP(G/L)
78.5
70.4
65.7
58.0
ALB(G/L)
45.2
36.9
38.4
31.7
ALT(U/L)
26
32
20
21
AST(U/L)
25
37
41
30
ALP(U/L)
196
139
146
287
GGT(U/L)
79
61
57
92
CT
肝左叶肝癌(巨块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左肝癌碘油栓塞术后改变
肝癌治疗后较术前有缓解
肝癌术后肝内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肺转移

2. 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病程发展迅速,就诊的病人中,大部分是属于中晚期难于手术切除的肝癌。其自然病程为1~4月。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尤其是多发性、瘤体较大的病例,目前国内多选择肝动脉栓塞(HAE),使瘤体缩小,为二期手术切除肝癌创造条件。近年来,国内开展了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本病例采用射频消融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4个月肝功能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CT无复发征象。之后患者未能按时随诊,至术后10个月查CT见肝内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肺转移。
本病例治疗中我们体会到,射频消融后大量肿瘤细胞被杀死,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对机体的消耗降低,产生的毒性代谢物减少,有利于病人的一般情况的改善。射频治疗后,肿瘤局部温度升高,在高温状态下,癌细胞膜流动性增高,有利于化疗药物进入癌细胞,肿瘤血管通透性增高,化疗进入并蓄积癌细胞内增多,增强了化疗抗癌作用,降低复发率,生存率明显升高。同时,开腹手术直视下射频消融,使消融的范围更为精确、可靠,对肿瘤体积较大者采用分段多次消融,使肿瘤完全坏死,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尤其适应于肿瘤位置较深,或位于肝门附近,手术切除难度大、肿块较大且左右肝均有肿瘤,若手术切除则正常肝组织剩存较少者。
夏雨
夏雨 主任医师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