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如果胚胎发育期,支配肠道尤其是结肠的神经节细胞没有发育,肠道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蠕动和排空,产生粪便储留,引起部分或完全性的肠梗阻,这种疾病就是我们说的先天性巨结肠。
这种神经节细胞缺乏导致的肠梗阻会导致消化道内细菌繁殖,感染,引起一些列严重问题,比如肠道穿孔和败血症。
所有的巨结肠患儿都需要手术治疗。
巨结肠发病率大概是1:5000,男孩孩发病率大约是女孩子的四倍。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患此病的几率也很高。一些巨结肠的发生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有巨结肠病史,孩子患该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一个家庭的孩子中如果一个患有此病,他的兄妹中患病的几率为3-12%,远远高于平均发病几率。
80%的患儿会在出生后的前6周表现出该病的症状。大约90%的巨结肠患儿会有胎粪排出延迟(24小时不排胎便),其余的孩子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很短,他可能几个月或几年也没有特别症状。巨结肠常见早期症状包括:
·出生后超过24小时不排胎便
·逐渐明显的腹胀
·逐渐出现呕吐
·发热
如果早期症状不明显或被忽视,孩子可能以以下症状来诊
·败血症
·逐渐加重的便秘
·没有食欲
·生长发育延迟
巨结肠的诊断包括详细的体检和一系列检查包括
腹部X-ray:往往提示肠梗阻的存在
钡剂灌肠:将造影剂注入直肠,在X-ray观察结肠的形态。是巨结肠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手段。
直肠活检:取直肠壁组织,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神经节细胞的有无。
直肠测压:一般只在大孩子中选作。
所有类型的巨结肠都需要手术纠治。切除病变的无神经节细胞段,将正常肠管下拉到肛门吻合。
对于新生儿期诊断明确的巨结肠,目前倾向于尽早一期根治。无瘢痕术式已广泛应用于常见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但是很多情况下比如孩子因感染状态差,严重肠梗阻,肠管扩张太厉害,先造瘘再根治可能是更好的办法。腹腔镜辅助下对长段型巨结肠的微创手术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无论哪种术式,由于需要保留肛管和括约肌,术后便秘也可能持续。
本文是王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