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胆囊炎的饮食治疗原则和食谱举例
慢性胆囊炎的饮食治疗原则和食谱举例
文:魏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所列的药膳、食谱仅作举例用。疾病的食谱制定及饮食建议具有明显的个体化差异,如果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请在网络上向我咨询(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及疾病情况等,具体请参考我写过的《营养科就诊指南》及《糖友膳食聊出来》来详细了解营养科的就诊流程)或者到我院门诊前来就诊,我们可以当面聊哦。
一、营养治疗原则
1、能量:供给合适的能量。肥胖者应适当减少,消瘦者可酌情增加。
2、蛋白质:供给足量的蛋白质,可选用大豆制品及高蛋白低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类、虾类、兔肉、瘦肉、鸡肉等。
3、脂类:
1)限制脂肪摄入,应平均分配到三餐中,切忌集中于一餐,以免引起胆绞痛。最好采用植物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1:1为宜。过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但可增高胆结石的发病率,这可能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胆固醇排入胆道和肠道有关。
2)每日胆固醇供给量<300mg。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脑、动物内脏、蛋黄、鱿鱼、鱼子等,以减轻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负担,保护肝功能,防止胆结石形成。
3)补充卵磷脂。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保持一定比例,才能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致析出形成结石。
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对胆囊的刺激亦较脂肪和蛋白质弱,故每日供给量充足即可。应选用含复合糖为主的食物,如米、面、马铃薯等,适量限制蔗糖和葡萄糖的摄入。肥胖病人应适当限制主食和甜食。
5、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增加粪便量及排便次数,可抑制肠道内胆汁酸及胆固醇的吸收,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人的血浆胆固醇,故可减少胆结石的形成。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有水果、蔬菜、大麦、燕麦麸和荚豆,富含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有麦麸、水果、蔬菜及豆类。
6、维生素和矿物质:多选用含钙、钾、镁、铁、锌及维生素B族、C和脂溶性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K可缓解胆管痉挛和胆石症引起的疼痛,故应多选用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及牛奶、奶制品、肉类、蛋类、谷类及水果。
7、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l以上,可稀释胆汁,减少胆石形成。
8、禁酒、辛辣食物及辛辣调味品:他们可增强胆囊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影响胆汁的排出,引起胆绞痛,加重病情。
9、烹调方法:饮食宜清淡、少渣、易消化。可采用蒸、煮、炖、烩、汆等方式。忌用油炸、煎、炒等烹饪方式,因脂肪摄入量太高可引起胆绞痛。应避免胀气的食物。饮食的温度以温热为宜,温热的食物可使胆道口和胆道壁肌肉松弛,利于胆汁排出。
10、饮食制度: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每日进膳4-5次。多餐可刺激胆汁分泌和排出,保持胆道通畅。
二、食谱举例
主食350g、肉类225g、豆制品250ml、蔬菜500g、水果200g、盐6g、油10g。
总能量1950Kcal,蛋白质83g(17%),脂肪28g(13%),碳水化合物343g(70%)。
本文原创,请勿转载,谢谢。
本文是魏帼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