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毛华雄 三甲
毛华雄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儿科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治疗、随访

4420人已读

急性肾小球肾炎

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肾炎综合征(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大多数该病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有关,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少数与非链球菌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肾炎综合征表现(水肿、蛋白尿,尤其是蛋白尿++或以上、血尿、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学年前儿童>120/80mmHg,学年儿童>130/90mmHg

少尿是指:学龄儿童(67岁~1112岁)每天尿量<400ml< span="">,学龄前儿童(367岁)<300ml< span="">,婴幼儿(〈3岁)<200ml< span="">或每天尿量少于250ml/m2;无尿标准为每天尿量<50ml/m2

实验室检查:链球菌感染依据——链球菌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抗O等)+ 补体C3 的持续性降低。重症患儿伴有肾功能损害(血清尿酸、尿素、肌酐升高)。

诊断:

具有肾炎综合征表现、同时具备链球菌感染依据者,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仅仅具前者、不具备后者,诊断为肾炎综合征。由于其他的肾脏疾病,如IgA肾病IgM肾病、系膜增值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所以肾炎综合征需要进行肾穿刺才能鉴别。

治疗:

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

少尿明显的病例少尿甚至无尿是导致急性肾炎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但通常患者或家人不太注意该表现。

伴有高血压的病例高血压明显者可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衰,加剧肾衰;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严重时表现为高血压脑病可有抽搐、昏迷。

严重水肿急性肾炎水肿严重时,通常伴少尿或无尿、甚至肺水肿、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等。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

急性肾衰竭明显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检查异常。

尿常规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或以上持续性蛋白尿是指1周内不同时段三次尿常规,至少2次尿常规尿蛋白达到++或以上者。

肾穿刺适应症病程4周以后仍然持续存在尿蛋白++或以上时、或伴有进行性低补体血症时、或肾功能损害仍然继续加重者;临床缺乏链球菌感染依据,只能诊断为肾炎综合征者,需要进行肾穿刺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⑴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作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⑵饮食:对有水肿、高血压患儿应限食盐及水。

2、对症治疗:

⑴抗感染: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10-14天。

⑵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后仍水肿、少尿者可用利尿剂。

⑶降血压:凡经休息,控制水、盐摄入,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均应给予降血压药。

3、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并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

4、严重循环充血的治疗:

⑴利尿治疗:使用强效利尿剂,如速尿等。

⑵表现有肺水肿时,利尿是首选,但通常伴随少尿或无尿,甚至肾功能不全,导致利尿效果有限,透析治疗常常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选择。

(3)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原则为选用强效降血压药物降血压(首选硝普钠)和适度的脱水降颅压。有惊厥者应及时解痉。

病情观察的重点:

2、血压:定时监测血压,观察孩子有无头痛、呕吐、眼花等症状,发现症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3、体重及尿量:每周测体重2次,水肿严重者,每日测体重一次,观察水肿的变化程度。每周留晨尿2次,进行尿常规检查。正确记录24h尿量。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逐日定时或即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记录。留意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并配合进行处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非常重要。

药物使用时健康宣教重点:

1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

(1)按医嘱给予准确剂量、途径,保证孩子用药的效果。

(2)留取24小时尿量,密切观察尿量、尿色,给医嘱提供参考;

(3)使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时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肿胀、疼痛、皮肤发白等症状,避免液体外渗外漏,如有液体外渗外漏,立即告知医务人员,给予积极处理,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2、降压药的应用时需要注意:

(1)、使用降压药物时,注意防止孩子跌倒,起床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下床时,应先在床边坐一下,再起身走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降压药使用时不可擅自停药,须根据医嘱方可缓慢减量或停药,降血压的缓释制剂,必须整片吞服才能保证药物持续发挥效应,否则会有副作用

饮食注意要点:

⑴、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适量高蛋白质、低钾和低磷食物的饮食,如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羊肉、西兰花、草莓、柿子、荔枝、带鱼、猪肉等。不宜吃兴奋性饮料;辛辣刺激性食物;霉变、油煎、肥腻食物。如:动物内脏、猪血、鸡爪、牛肉、海鲜等。

⑵、急性期1~2周内宜限制水、盐及蛋白质摄入量。急性期,应控制钠的摄入,逐日1~2g.水肿消退后逐日3~5g、一般采用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饮食,用糖提供热量。伴肾功能不全时用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以0.5g/(kg·d)为宜。

⑶、水肿严重、尿少、氮质血症者,应限制水及蛋白质的摄入。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由低盐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可给低蛋白、低盐,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肉类、奶类蛋白。

休息与活动:

起病2周内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肾脏血流量,防止严重病例发生。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则要尽量绝对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在室内轻度活动;病后2~3个月尿液检查每高倍视野红细胞10个以下,血沉正常可上学,但要避免体力活动。痊愈后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复查:

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电解质;低补体血症是该病的重要特征,需要定期(每月或隔月)进行复查,直至恢复正常。

用利尿剂期间密切观察尿量、体重、皮肤弹性,尤其要定期复查电解质,以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使用降血压药物时要定期测血压、心率,观察降压药的副作用,如依那普利可导致咳嗽;β受体阻断剂可致心动过缓和诱发哮喘等。

急性肾炎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2年,当症状消失后,血尿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

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特异疗法,主要是休息、对症处理、加强护理。本病预后良好,发展为慢性肾炎罕见。

毛华雄
毛华雄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