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洪
张洪 无职称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 骨科

羡慕:加拿大医生竟然不写病历

3614人已读

2015年10月至11月,我获得施乐辉公司支持的中加医生交流项目机会,来到加拿大西安大略省伦敦市进修。这里属于大多伦多地区。整个加拿大全国人口仅3000万人,大多伦多地区就集中了1200万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居住着70多个民族,应用着100多种语言。整个社会包容性很强,没有排外感。

这个西安大略省的“伦敦”名不虚传,与英国的伦敦几乎“孪生”。有牛津街、滑铁卢街,甚至还有泰晤士河。朋友们看到我朋友圈传出的照片,都以为我去英国伦敦了。

18世纪英国移民来到此地,因思念故乡,复制出了一个“伦敦”,是西安大略省的首府。我进修的医院是西安大略大学附属医院(在全加排名前10),又称“伦敦医疗中心”。整个医院坐落在西安大略大学的校园中心,周围包绕着许多古朴的中世纪风格建筑,都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超过70%的森林覆盖加上这些古建筑让我在校园徜徉时有一种置身中古的感觉。

西安大略大学一角

加拿大属于北美地区,与美国培训医生的体制相同。前4年大学本科学习理科或工科(有选择生物学专业),再学医学基础预科3年。之后的5年进入临床实习与大轮转。因此,北美临床培训模式事实上比我们的临床更严谨更激进,只要进入后五年临床阶段,就同时获得了“动手”的机会。上级医生会给予许多手术助手的机会,如果个人能力出色,还可以得到主刀机会。

这个5年叫做Resident(住院医生)。5年中的头3年基本是在本科室专业的大科轮转。如大外科的胸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后2年轮转自己敲定的专科,如要当骨科医生了,就轮转脊柱、创伤、关节外科等。

我进修的关节外科有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Fellowship(进修医生)。进修时间为1年。这是医学生向医生过度的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一年中要锻炼出能够独立出门诊、独立做手术、独立发表文章并独立教学的能力。我们中国去当Fellowship的几乎都是副主任医师这个级别的。我本来这一个月还不是正式的Fellowship,是一名Observer(短期进修生)。但有一位来自上海的Fellow家里出了急事临时回国,我就在最后一个星期被我的导师给“提溜”到了正式Fellowship的位置。门诊、手术机会多多了。

他们的手术结构与节奏让我真是开了眼界。首先,他们几乎没有全麻,几乎都是腰麻,这个真是让我佩服至极。因此,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会短很多。而且,他们设置了麻醉恢复室,术后在手术室没有片刻耽误就推走了。在上一位病人手术一半时,主刀医生就会发生指令:请给下一位患者打腰麻。他们的手术流程与所有细节科学流畅,没有半点磕绊与纠结。

更令我羡慕的是,加国医生竟然不用写病历。在医院的许多地方的墙壁上都挂着电话录答机。医生术后随时可摘下电话口述手术患者的姓名、性别、手术名称、病历号及手术过程与病情变化。此相关音频信息会当即传到第三世界某国(如印度),由知会英语的同行进行文字整理并迅速转成电子文件传回。因为整理的质量很高,几乎没有错误,所以手术医生再次审查时,基本不会改动。可以口述的医疗文本涵盖了手术记录,大病历,住院病程,门诊病程等绝大多数文字工作,十分高效。

医院的电话录答机

想想我们不仅手术流程及麻醉方式都没有进入最先进最科学的快速通道,而且天天趴在电脑前写病历的时间真是太长太长了。有时做了一天手术,还得继续和病历“作斗争”,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唉,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享受这口述病历呢?!

病人的住院时间很短,术前一天住院,术后当天4-6小时患者下地并开始功能锻炼,翌日或再一日就出院了。同时,快速康复理念贯穿在每一个经手的医疗团队成员身上,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麻师等等,齐心协力促患者康复促出院。正如这所医院中每个细节都渗透着的“Teamwork”理念,这种团队精神真的是值得我们每家医院、每个人学习的。

我的导师RichardMcCalden是位很有个性的骨科医生,首先性格直爽而且雷厉风行,几乎身边所有人都对他充满了尊敬,他每天一早提着自己的IPod接口音箱进入手术室,插好IPod再做术前准备,切皮前会转头对台下护士说:“Cuemusic please.”从此手术进入他的节奏,真是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他说“音乐让人心情舒缓,排除干扰,反而更容易集中精神”。他喜欢的音乐有爵士乐和灵魂乐,有一首他非常喜欢的歌反复播放,是美国黑人灵魂乐手Stevie Wonder的《Super stiticus》,我正巧对这首歌也很熟悉,就和他攀谈起来,由于我的口语十分流畅,又和我的导师在音乐方面有共同语言,加上我的勤奋努力,他对我的信任就上升了,所以我这一个月得到了许多我预想不到的手术机会。


我的导师RichardMcCalden

最令我欣佩与惊讶的是,这里的关节外科有不到50张床,带组医生有7人(实际只有6个人,有1人生病休养中),每年的关节手术量却能达到3000余例,而且其中很可观的一部分是翻修病例(北美人工关节登记系统随访十分严格,已运行很久,很多加国医生是在翻修自己多年前的初次置换关节)。

这个数字,让我汗颜,更让我们奋起直追。

其实,我们中国骨科优秀医生的手术理念与手术技术水平和加美同行并无明显差距,但我们的医院管理,运营的缜密,手术结构节奏的默契,我们术前术后康复推进的速度,真的要奋起直追。

张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院关节外科医师

张洪
张洪 无职称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