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洪
张洪 无职称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 骨科

看专家,会不会有求必应?

3700人已读

这位女患者年轻时是一名军区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正应该挑大梁的年纪,却会感觉到髋关节隐隐作痛。但休息休息,少练点儿功就会好些。正好赶上1984年大裁军,就转业了。她嗓子也不错,考上了一个地方文工团当报幕员(现在叫主持人)。退休后,在老年大学艺术团唱歌跳舞。

60岁以后,她双侧髋关节的疼痛越来越明显了。特别是艺术团外出旅游或演出时,总是一拐一拐地落在最后。她这才想起挂我们关节外科的号。她那天起了个大早,到我们304时才早晨7:00,但我的号早已挂完了,她恳求我加号,我立即给她加了并且给她开了X光片。果然,她是双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这一天,加号的人特别多,我整整看了80多人,一直看到13:00。但是,也有患者最终没有加上号。因为,我们团队规定,加号必须9:30以前办理,且必须按加号顺序等候,绝对不能“加塞儿”(包括“后门儿”)。

所以,看门诊绝对做不到有求必应。9:30以后要求加号的患者,为了保证就医质量与我下午及时上手术,我和我的团队就会婉言拒绝。实在有个别远道而来苦苦哀求的,我就不让他/她加号了,让他们等到最后一个,我再给他们看。

我的门诊日过去是两个半天,近几年工作太忙了,只能一个半天了。

这一天是周三。每到周三,我会格外更早起床。早早来到科里处理晨务及早交班。8:00我会准时出现在骨科诊室(除了出差)。

此时此刻,我的号早已挂完了,门口就堵着许多要加号的患者。您说,我心里能不急吗?

每到星期三,从早晨一起床,我就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警示自己:千万别发火儿!我自知自己是个急脾气,我还不停地深呼吸一口气,制止住从心底冒上来的想发火的感觉……

可以说,每一个让我加号的病人,都会让我内心深处“纠结”一下,急一下,我不停地看着写着查着,还要不停地处理好加号这个不断的突如其来“干扰”……

在中国,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真是层出不穷,我写了那么多的文章,呼吁了N次了,可是,患者怎么一点儿也不见少啊……

为了让每一位关节疾患特别是“先髋”患者在每一次看病时得到最大的利益,我们发明了“团队式门诊”的模式。

我们“团队式门诊”一共是4个人(很快要变成5个人,在此篇微信最后我们将隆重推出此人):我在“团队式门诊”的位置即是主教练又是主攻手。我负责髋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术后患者的复查,我们的病人主要就是这两大类:新来看病的患者和术后复查的患者。

罗殿中主任也负责这两类病人。罗殿中主任是和我同台做截骨术最多的医生,他早已具备独立完成截骨术的中国最优秀的医生的水平。他现在名气也很大了,也有不少患者慕其名而来,他多年的学术训练与手术积淀,即使我不在,他也绝对能代表我们团队的学术水平(所以,我每次出差都很放心)。

还因为,罗殿中主任和我一天出门诊,加快了我的门诊速度(一些适合他看的,我马上转给他),分担了我的门诊压力。疑难之症的患者也能得到一个“双保险”的会诊诊断。

我们团队还有一位穿针引线不可缺少的小大夫,即我的硕士研究生肖凯(他以自己的勤奋与韧性,看似容易却不容易地一毕业就加入了我们团队)。他主要负责因“先髋”行截骨术术后患者一对一的功能锻炼指导。这项工作非常艰苦,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同情心,还要和不同年龄不同心理背景的患者进行“PK”,为此,肖凯专门写过多篇微信,受到患者的首肯。虽然他是个入职才1年的新人,但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他被我们团队重点培养为与国际接轨的康复理念与训练方法的接班人,为此,多次让他脱产去参加国内“拔尖儿”的学习班。

肖凯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不论我们团队任何一个人决定这位门诊患者需要住院手术,立刻就到肖凯那里去约床位。这种“流水作业”的方法特别受患者欢迎。

我们团队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我们特邀了康复科的秦江医生一起出门诊。他已有8年的康复临床经验了(我也专门送他去国内拔尖儿的康复学习班训练过)。他瞧病与指导跟肖凯相比,他的主攻方向是纯康复,肖凯偏重临床即术后康复。他对门诊中已甄别出来的暂时还不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康复专业的训练肌肉训练骨骼的指导并为其制定长期训练计划。

此微信开头提到的那位女患者,我们团队有的觉得她暂时不用手术,有的建议她手术(因为她喜欢旅游,这样术后可以提高她的生存质量)。我们4个人集体会诊后,决定暂不手术,让她加上了微信,对她进行公众号科普教育与一对一康复训练指导。

还有一件高兴的事儿,我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骨科老同事、中国小儿骨科专家张建立教授(他刚刚退休)马上就要加入我们304关节外科的团队了,到时候我们看门诊的团队可就是5个人啦……

张洪
张洪 无职称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