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长不高的烦恼
家长不关注这件事,孩子会恨你一辈子!
2016-07-29安徽商报
凹凸高挑的身材
娇美精致的妆容
这样的女郎走在大街上
男人们的眼珠子是会聚焦的
阳光帅气的面庞
加上健壮的身材和大高个
这样的男生也会让女生YY的
然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要有身高
否则就得承受这些伤害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
也因为身高有许多难言的痛楚
17岁女孩 身高定格在1.47米
今年17岁的小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住农村老家。幼年时期她一直比同龄人矮一些,家长认为她是“晚长”就没在意。不想到了现在,小美身高还只有1.47米,父母这次是真着急了,带她到安徽省儿童医院咨询求医。 “她来医院太迟了,我们检查发现,她的骨骺板都闭合了。”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刘亦芳觉得很遗憾,小美知道错过了治疗最佳时间。
除了小美,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刘亦芳还曾接待过一个小患者。孩子6岁时,身高才1米多一点点,父母很快发现孩子低于同龄人,带到了医院来治疗。经过检查,刘亦芳发现孩子生长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不足,医生立即对他采取了干预治疗,“经过2年的科学治疗,孩子长了27厘米,达到了正常孩子的身高,追上了同龄儿童。”
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
让很多家长唏嘘不已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结果呢?
孩子成长的三个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会“晚长”,因此不着急,消极地等待。
很多家长轻信各种所谓的保健品广告,发现孩子身材矮小后,盲目进补。
也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缺少观察,忽略了孩子的性早熟。
影响孩子身高的几个因素1
遗传因素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刘亦芳说,影响身高的因素中,75%来自遗传。
生活方式
刘医生还说,现在生活好了,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身高不够,往往选择进补,但实际上这会导致孩子性早熟,延缓孩子的身高发育。此外,睡得迟,吃不好,以及运动量少,都能延缓孩子的身高发育。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身高不足
1、一般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身长50厘米左右,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身长可增加25—30厘米,2岁至青春发育期前,每年增长5-7厘米。刘亦芳建议家长每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
2、刘亦芳说,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或百分位法来判断儿童身材是否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3个百分位,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治疗孩子矮小 不要错过黄金时间
既然孩子的身高,75%受到遗传因素制约,是不是就意味着让孩子长高的几率低下呢?
1、刘亦芳说,儿童期身材矮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超过半数家长不相信孩子身材矮小,最终会导致长大后身高将矮于正常值,从而让这个烦恼困惑孩子一生。据统计,近1/3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30%的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就能继续长高;75%的家长不知儿童矮小应该去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和及时干预。
2、刘亦芳说,孩子的身高遗传因素中,还有25%的机会是可以利用的,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吃得好,而这个“吃得好”是要营养均衡。其次,是要孩子睡得好,“睡得好”,是指至少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晚上9点前入睡最好;玩得好,则是保证足够的户外运动,接触到阳光。
3、刘亦芳提醒家长,“治疗干预最好的时机是3-12岁,这是个黄金时间段,3岁前还可以等等,3岁以后不能等,而骨龄超过13岁,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暑假期间,求诊的矮小儿童很多,家长如对孩子的身高有疑问,可去安徽省儿童医院咨询刘亦芳医生。该院门诊值班表显示,刘亦芳门诊时间为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本文是刘亦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