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癌诊治系列:(九)胆囊癌腹腔镜手术
虽然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是针对胆囊癌的治疗,采取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需要根据肿瘤具体情况而定。今天就向大家阐述胆囊癌腹腔镜手术的相关问题。
对于Tis/T1a期胆囊癌:此期胆囊癌侵及胆囊粘膜固有层,多为意外胆囊癌,由术后病理所证实。目前研究证实,Tis/T1a期胆囊癌手术过程中,若胆囊无破溃、切缘阴性,无论是腹腔镜切除或开腹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均达100%。
对于T1b/T2期胆囊癌,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易引起胆囊损伤、胆汁泄漏以及烟囱效应等,均可增加穿刺孔复发以及腹膜播散的几率。近年来,有部分文献报道了针对T1b/T2期胆囊癌腹腔镜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但大多数为回顾性研究分析,研究标准不统一,证据级别低,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于此期胆囊癌,腹腔镜手术仅可作为探索性研究,且仅限于具备以下条件的专业医疗中心进行:①可取得足够的门静脉旁及主动脉-腔静脉旁淋巴结样本;②切缘阴性;③可在腔镜下行肝总管/胆总管切除及重建;④可术中确定病理分期。
对于T2期以上胆囊癌,根治性手术需行扩大肝切除+扩大的淋巴结清扫+肝外胆管切除重建,甚至需联合脏器切除及扩大根治术,现阶段腹腔镜技术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即使能达到,手术时间也很长,达不到真正的 “微创”。对术前怀疑或确诊为胆囊癌患者,建议行开腹手术。
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推荐:Tis/T1a期胆囊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即可达R0切除;T1b/T2期胆囊癌,腹腔镜手术仅作为探索性研究,且仅限于以下具备以下条件的专业医疗中心进行:①可取得足够的门静脉旁及主动脉-腔静脉旁淋巴结样本;②切缘阴性;③可在腔镜下行肝总管/胆总管切除及重建;④可术中确定病理分期(推荐等级C,证据等级IV)。>T2期胆囊癌,建议行开腹手术;对术前怀疑有远处转移者可行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推荐等级C,证据等级IV)
本文是王剑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