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康
主治医师
晋州中医院
治未病科
鼻塞鼻痒流稀涕 化饮止痒莫迟疑
1347人已读
刘某,女,45岁。2016年4月19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稀涕,鼻痒。舌淡苔薄白齿痕,脉细略弦。
清半夏10g茯苓10g杏仁10g生姜3g
陈皮6g 五味子10g桔梗10g炙甘草6g
茜草10g紫草10g蝉衣6g
3剂,中药免煎颗粒,水冲服。
4月21日复诊。症状减轻,痒减,鼻塞,少量粘涕。舌淡苔薄白,脉细沉。
清半夏10g茯苓10g杏仁10g生姜3g
辛夷10g生苡仁30g玉竹10g防风10g
茜草10g紫草10g
3剂,中药免煎颗粒,水冲服。
4月25日三诊。痒止,略有鼻塞,少量粘涕。舌淡苔薄白,脉细沉。上方茯苓改为20g,去茜草、紫草,加陈皮6g、苍耳子10g。免煎颗粒,3剂,以巩固疗效。
按:过敏性鼻炎并不常见,此病患鼻流稀涕,无明显热象。考虑寒饮内盛,以清代名家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桔梗元参汤化裁。此方可看做是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橘皮、杏仁、甘草、桔梗、元参而成。对于鼻痒一症,上海名医干祖望常加入茜草、紫草、旱莲草以止痒。蝉衣有祛风止痒之效。二诊时,加入苡仁、玉竹、防风,以防玉屏风散,祛风散邪。此为京城名医耿鉴庭之经验。历经三诊,始终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为底去痰饮,其病终得向愈。
本文是孟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