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凉腰酸兼烘热 桂枝加附地百合
吴某,女,61岁。2016年3月25日初诊。背沉,凉,腰酸,烘热汗出。舌红苔薄白,脉弦。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 生姜3片
大枣4枚当归10g 炮附子10g先煎巴戟天10g
生地20g百合20g杜仲10g 川断10g
补骨脂10g
5剂,水煎服。
4月3日复诊。烘热汗出减,背沉减,仍觉凉,腰酸,诉有腰椎骨质增生。舌红苔薄白,脉细。
桂枝10g白芍10g 炙甘草10g生姜3片
大枣4枚炮附子10g先煎生地20g百合20g
杜仲15g川断15g 补骨脂10g狗脊10g
菟丝子10g威灵仙15g 枸杞子10g
5剂,水煎服。
4月11日三诊。仍背凉,疼,略有烘热汗出,腰酸。舌红苔薄白,脉细弱。上方去枸杞子,狗脊改为15g,威灵仙改为20g。加桑寄生10g。7剂,水煎服。
4月19日四诊。腰酸减,余症及舌脉同上。上方白芍改为20g。5剂,水煎服。
4月26日五诊。略有咽痛,余症及舌脉同上。上方去炙甘草,补骨脂,加生甘草10g、桔梗10g、麦冬10g。5剂,水煎服。
5月4日六诊。腰麻,口唇干,咽干。腰酸,略有烘热汗出,身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桂枝10g白芍20g 炙甘草10g生姜3片
大枣4枚炮附子10g先煎生地20g麦冬15g
当归10g川芎10g 杜仲10g川断10g
桑寄生10g狗脊15g 威灵仙20g
5剂,水煎服。
5月10日七诊。腰麻减,仍咽干,身怕冷,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上方去炙甘草、桑寄生、川芎,白芍、杜仲、川断改为15g,狗脊改为10g,加生甘草10g、补骨脂15g、巴戟天10g。5剂,水煎服。
5月16日八诊。怕冷减,腰酸,咽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桂枝10g白芍15g生甘草10g炮附子6g先煎
生地20g麦冬15g天花粉15g杜仲10g
川断10g补骨脂10g狗脊10g威灵仙20g
女贞子10g旱莲草10g
5剂,水煎服。
5月23日九诊。仍背凉,腰酸,沉,略有汗出。舌淡苔薄白,脉弦。
桂枝10g白芍15g生甘草10g炮附子10g先煎
生地20g百合20g天花粉10g杜仲10g
川断10g补骨脂15g狗脊10g威灵仙20g
女贞子10g浮小麦30g茯苓15g苍术10g
5剂,水煎服。
5月29日十诊。背冷,腰酸、沉,略有出汗。舌淡苔薄白,脉弦。上方白芍改为10g,补骨脂改为10g。去川断、女贞子,加干姜10g、桑寄生15g。5剂,水煎服。
6月6日十一诊。腰沉,酸,怕冷较前减轻,但仍怕风。舌淡苔薄黄,脉细。
桂枝10g白芍10g生甘草10g炮附子10g先煎
生地20g百合20g天花粉10g炮姜10g
川断15g补骨脂10g狗脊15g威灵仙20g
防风10g浮小麦30g茯苓15g苍术10g
杜仲15g桑寄生15g
2剂,水泛为丸,辅料淀粉,口服,每日两次,每次9g。
8月7日来诊,言每年夏季身痒,起皮疹。今年并未起皮疹,现仅有身略痒,口苦。舌尖红苔薄黄,脉浮细。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荆芥10g
防风10g白蒺藜15g赤小豆30g当归10g
生姜3片大枣4枚
5剂,水煎服。
按:此患者身凉、汗出、怕风,腰酸,烘热汗出。详细询问,其烘热汗出起于绝经之时,治疗当同更年期综合征。针对其外寒,用桂枝加附子汤,针对其腰酸及烘热汗出,用百合地黄汤及杜仲、川断类补肾之品。后根据病情变化加减化裁,咽干则加强清热生津利咽之品。后期合入茯苓、苍术,针对其腰沉。意外之处是每逢夏季之出皮疹,身痒竟大为减轻。可能是在夏季暑热之时,患者体内之阳气借助外在之阳气,祛除体内伏寒。用附子振奋阳气后,其潜伏之寒邪渐除,故此反应较轻。
本文是孟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