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裕斌 三甲
马裕斌 主任医师
潮州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科

家长疑问:宝宝吐奶正常吗?

3425人已读

门诊经常碰到许多家长提问:“我的宝宝吐奶正常吗?需不需要做检查?严重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吐奶的不同原因:

新生儿以及出生1-2个月龄的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妈妈第一次看到宝宝吐奶时可能会很担心,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宝宝吐奶。1.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宝宝吃完奶后竖起来拍拍后背,直至打嗝即可。2.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4.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宝宝吐奶的处理。如果碰到以下情况,宝宝的家长们可就得注意啦:

1、胆汁性呕吐:由于存在少量胆汁逆流入胃,呕吐物通常为淡黄色。如果呕吐物为绿色或亮黄色,提示有大量的胆汁进入胃中,称为胆汁性呕吐,往往与肠梗阻相关,属于急症,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记得送医院就诊噢!除非有其他已知病因,胆汁性呕吐都应当作肠梗阻进行处理。肠梗阻的三个典型表现为胆汁性呕吐、完全性便秘(新生儿不排胎粪)和腹胀。可能的原因有:

(1)足月儿多注意:肠旋转不良(常见,小肠旋转及固定不良会增加肠扭转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肠扭转,出现血管梗阻,小肠在几小时内即会坏死。临床多见2-3日龄的足月儿出现持续或间断的胆汁性呕吐,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发生肠扭转则会有消化道出血、腹胀和严重不适。腹平片气体分布不对称对诊断有提示意义,上消化道造影可确诊)、十二指肠闭锁、小肠闭锁、胎粪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即出现肠梗阻的表现,胎粪排出延迟(生后48小时未排胎粪)。直肠指诊或灌肠后,患儿肠道减压,对诊断有提示意义。直肠活检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可能表现为小肠结肠炎,是一种潜在致命性疾病,表现为脓毒症及梗阻症状,可进展为中毒性巨结肠)、胎粪栓塞综合症、直肠肛门畸形。

(2)早产儿多注意:坏死型小肠结肠炎(NEC,主要为30孕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2-3周内出现胆汁性呕吐、腹胀和直肠出血。腹平片表现为小肠壁内积气)、自发性肠穿孔、早产儿粪块梗阻(早产儿胎粪排出可能延迟到几天甚至2-3周,但是部分患儿由于粘液块堵塞肠腔可出现腹胀和胆汁性呕吐)、乳凝块梗阻(因乳凝块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近期强化母乳喂养的患儿可考虑本病,腹部查体可触及肠袢,或腹平片可见粪块。部分患儿可停止喂养并进行灌肠达到减压的效果,但是常有患儿出现急腹症或穿孔,开腹治疗后患儿可能合并脓毒症加重病情,本病的死亡率较高)、非肠旋转不良导致的肠扭转(多见于小于30孕周的早产儿出生1个月后,因胆汁性呕吐多次暂停喂养以及对通气支持产生慢性依赖者。符合以上情况的急腹症患儿都应考虑本病。若以NEC延误治疗,则扭转的肠段可能已经坏死穿孔)。

(3)其它原因:一些药物或任何器官感染都可能出现新生儿胆汁性呕吐。母亲使用硫酸镁也可导致胆汁性呕吐。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肠道蠕动。既往手术导致腹股沟疝和肠粘连也可导致肠梗阻。

2、非胆汁性呕吐:

(1)近端梗阻也可引起非胆汁性呕吐,如幽门狭窄、十二指肠上部狭窄、胃扭转或环状胰腺。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幽门肥厚并伴伸长、增厚,最终胃出口几乎完全梗阻的疾病。典型表现为3-6周婴儿餐后立即出现非胆汁性、喷射性呕吐,吐后患儿饥饿需要再次哺乳。

(2)胃食管反流病:新生儿常有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家长可能会认为这种表现是呕吐,其特点为除“呕吐”外无其他不适,呈自限性。少数患儿的胃食管返流反流为病理性,称为胃食管反流病,但是没有明确的指征来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反流,这些患儿可能会有易激惹以及喂养困难。

(3)食物蛋白导致的肠病:膳食蛋白可引起小肠炎,婴儿出现呕吐、腹泻以及生长迟滞,往往呈亚急性或迟发性起病。

(4)食物蛋白导致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常在引入牛奶或大豆蛋白后1-4周发生,为胃肠道食物超敏反应,表现为反复的大量呕吐,常伴有腹泻,在急性情况下可导致脱水和嗜睡,在慢性情况下可导致体重下降和生长迟滞。

(5)遗传性代谢病: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典型表现是以嗜睡、喂养困难、呕吐、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为特征的急性严重疾病。尿素循环障碍通常出现在婴儿期或儿童期早期,表现为多次发作的精神状态改变伴胃肠道症状和高氨血症。

(6)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多由饮食中特定的糖类引起的。婴儿半乳糖血症常出现在出生后的前几日,开始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后,表现为黄疸、呕吐、肝肿大、生长迟滞、喂养困难和易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部分可能出现晶状体白内障。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可能在新生儿期出现,因为许多商业配方奶和药物中含有蔗糖,表现为复发性低血糖症和呕吐。

马裕斌
马裕斌 主任医师
潮州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