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雒生杰
雒生杰 副主任医师

晕病杂谈:耳石症患者注意事项

20030人已读

耳石症虽然是一种能治愈的疾病,但治疗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1,尽早复位治疗。眩晕症状发作后,复位治疗越早越好。只有尽早复位才能尽快缓解眩晕症状,才能复位更加完全,才能减少耳石异位定植潜伏的机会,才能减少后期复位的次数,才能减少耳石脱钙分化为众多微小耳石的机会,从而减少后期微小耳石症状的发生。在现实中有些患者因为症状重无法起床尽快就医复位,有些患者因为就诊医院无复位技术,有些患者因为就诊于非晕病专业科室因认识不足未及时复位,有些患者在症状发作后观望时间过长未及时就诊,等等许多原因造成不能及时耳石复位。

2,避免前庭抑制药物。所谓前庭抑制剂,就是平常所说的止晕药。最常用的有异丙嗪,苯海拉明,还有诸多中成药如眩晕宁,眩晕停,定眩片,止晕片等不一而足。由于非晕病专业者对这种病的认知有限,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达到止晕的目的使用这类药物。而且这类药物的名称在患者来说听起来也不错,止晕嘛,对路子!但其实这类药最不适合耳石症患者,偶尔用之问题不算大,但很多人却长期使用,其弊端不在治标不治本,而是使用后造成耳石复位掩盖眼震信号,使耳石定位困难或不准,从而影响准确复位和完全复位。至于长时间应用造成双侧前庭病又是后话了。

3,复位治疗后休养。复位治疗后应避免摇头,点头,弯腰捡物等动作。也应避免大动作,劳累,熬夜。避免这些行为一方面是防止刚复位的耳石逸出,也是为复位后的耳石牢固定植创造条件。否则会造成耳石复位一脱落一再复位一脱落的情况。以往曾认为复位治疗后应避免患侧卧位,现在发现对于定植并无帮助,很多人还因此不习惯难以入睡,造成休息不好反而不利于复位后康复。现在认为舒适体位睡眠即可,不必强迫某个体位睡眠。

4,复位完全,不留后遗症。耳石脱落后由于数量很多,复位不可能一蹴而就。复位最容易的是那些颗粒大,重量重的耳石,这些耳石造成的眩晕症状很重,但复位最容易,很容易随着复位动作到达耳石膜,这是耳石的基本复位。而复位的难点在那些颗粒微小的耳石及残片,这些微小耳石不至于引起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但会造成头昏,发蒙,出汗,头胀,颈部发僵等诸多不适症状,造成患者的心理阴影。由于这些微小耳石小而轻,数量成千上万倍于大耳石,漂移不定,每次复位只能沉淀一小部分,又很容易逸出,所以需要多次复位才能逐渐减少漂移的量,对于这些患者,需要有耐心和信心坚持,才能达到完全,彻底复位的目的。在现实中,有一些患者在基本复位完成后就不再进行后续小耳石的复位,结果造成慢性头晕困绕。

5,药物辅助。耳石症的治疗中应用一些改善内耳代谢的药物不仅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也可以促进耳石在耳石膜上的定植生长,更可以使复位困难的极微小耳石通过代谢化解,可谓耳石症治疗的另一利器。但有许多年轻的患者或理解偏颇的患者认为单纯复位即可,也有些患者症状一缓解便立即停药,结果造成复位不理想或短期复发。

6,珍爱生命,避免带病驾驶。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大量普及,许多人成为各种机动车驾驶者。因耳石症眩晕发作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患病期间驾驶车辆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如果行驶过程中突发眩晕将无法把控方向,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在此特别呼吁和奉劝各种耳石症患者千万注意,切莫侥幸和大意!

本文系雒生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雒生杰
雒生杰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