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承党 三甲
王承党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王承党教授健康谈:福建炎症性肠病医疗团队

4009人已读

以前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少见病,甚至是罕见病,近几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近10年来升高更加明显,根据我们对福建全省炎症性肠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分布与经济发展状态相一致,这与欧美国家类似,即:经济发达地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高。

炎症性肠病的高发年龄是:20岁前后、45岁前后,都是家庭的宝贝、社会的顶梁柱,一旦得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为了更好地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基础和临床问题,王承党教授在10多年前,就积极加入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组长是欧阳钦教授),参与炎症性肠病知识的学习、传播。此后,炎症性肠病协作组转型成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历任组长是欧阳钦教授、胡品津教授、钱嘉铭教授),王承党教授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位历届协作组/学组的委员。10多年前,王承党教授领衔成立福建省消化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担任学组组长。王承党教授与全国著名医院学校、医院的许多著名专家学组有密切的联系。

目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团队力量雄厚,每年收治92%以上的福建省炎症性肠病患者(2014年统计资料),许多福建省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都经过本研究团队的诊断、或者治疗。炎症性肠病住院病人已经跃居附一医院消化内科年住院病人数的第二位(2016年资料)。

《福建王承党炎症性肠病团队》成员有:

王承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消化内科科主任,全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福建省炎症性肠病学组创立者和组长、吴阶平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组常委。擅长:复杂性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长期随访规划、心理健康管理等。

庄则豪: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擅长炎症性肠病内镜治疗。

范华:医学博士,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

郑玮玮: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

林艺娟: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

刘益娟: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

俞星: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包括粪菌移植等)。

王莉:副主任护师,消化内科护士长,擅长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包括肠内营养指导、瘘口管理等)

戴起宝:教授,外科学主任医师,胃肠外科二区行政主任,擅长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

阮宁:教授,外科学主任医师,擅长炎症肠病肛门周围病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郑贤影:医学硕士,医学影像学主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小肠影像学(CT、磁共振等)的检查与诊断。

刘新秀:医学硕士,超声影像学主任医师,超声影像科行政副主任,擅长炎症性肠病肛门周围病变的超声诊断等。

王密:医学硕士,病理学副主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我们的团队还在不断扩大,目前能够开展所有已经被批准的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案,包括各种肠内营养治疗和管理、精细化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和管理(包括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类克等)、内镜治疗、肠道菌群管理和粪菌移植、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提升管理,等等。以前需要到上海、广州治疗的患者,从5年前开始,就不需要出省求医了,以前到省外求医的患者现在也已经都回到本院治疗。

王承党炎症性肠病团队还承担省自然基金等关于炎症性肠病的科研课题,每年培养4-6年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研究的研究生,为福建省的炎症性肠病输送人才。王承党教授每年还会在国内相关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上做6-8场的场学术讲座和学术主持。

王承党炎症性团队每年的11月11日都举办大型的继续教育项目“炎症性肠病新进展学习班”,邀请我院炎症性肠病专家、国内著名的炎症性肠病专家前来讲课、交流,为提升我省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水平做贡献。

祝大家健康快乐!

王承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

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

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

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

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

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

王承党
王承党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