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建国 三甲
赵建国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医堂

尿酸高不等于痛风

7233人已读

今天我讲一个常见病,仅次于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代谢疾病——痛风病。现代生活中,痛风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临床病人是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它认识并不清楚,认为化验尿酸一高就是痛风,事实是这样吗?

历史上有一些痛风名人,像达尔文、像牛顿、像凯撒大帝,所以我们说它是富人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都是饮食上的富人了,所以患痛风的概率也高了。

痛风的发病多发于四五十岁的男性,一般来说,男女发生痛风的比例是20∶1,也就是说20个痛风病患者,可能只能对应有一个女性痛风病患者。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为什么痛风偏爱男性?大多数认为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抑制关节炎发作。而男性吸烟喝酒的多,喜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有临床资料统计,宴席不断者,发病者占30%,常吃火锅者发病更多。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酒,自然是火上浇油了。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压患者患痛风可能性会增加10倍等等,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却被人们常常忽视:男性普遍比女性饭量大!这才是男性容易患痛风的最主要原因。

是不是尿酸高就是痛风呢?答案是否定的。尿酸高不等于痛风

尿酸是血里的一种物质,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由细胞核内的嘌呤分解而成。体内2/3的尿酸由肾脏排出体外,1/3由大肠排出。若体内产生的尿酸过高,未及完全排出,便会积聚成结石。尿酸一方面由于进食过量高嘌呤、高胆固醇的食物,另一方面由于肾功能亦偏差,以致影响排尿机能。

从中医角度来说,“肾主骨”,肾气亏虚,也会造成关节疼痛。

我们测血尿酸,应该有个正常数值。那是不是血液里的尿酸值比正常范围高就是痛风?临床上见到许多人尿酸都高,那么尿酸高就是患了痛风吗,就要吃药,是不是这样?其实高尿酸血症不代表就是痛风,10个甚至20个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只有1-2个人会发展为痛风。绝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的人,不会继续发展为痛风,特别是在注意了调理生活饮食习惯,多喝水以后,尿酸就会慢慢降低,也就不再发展为痛风了。把尿酸高和痛风画等号是不正确的。

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

二、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尿酸合成的酶,比如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等等;还有一类即为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医生面对可疑痛风病人时,除了结合病人的出现症状体征,还经常为病人进行血液的尿酸或者尿液的尿酸检查,并且由此判断是否患有痛风关节炎。然而单凭尿酸—项检查并不能确定是否患痛风关节炎。据统计仅5%-12%的血尿酸升高者才可发生痛风,多数人并不发病。

真正患了痛风后有一定的临床特点:首先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伴有发热、剧痛、畸形、僵硬、关节受阻、痛风石产生,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大概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人们称之为“痛风”。 通常足大趾首先发热红肿,并且疼痛无比,活动困难。再严重时会影响膝、腕及踝关节,造成关节畸形僵硬。慢性痛风可导致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等。

痛风是终生性疾病,有10%的遗传性,但这和生活习惯遗传有很大关系。因为,比如说父亲得了痛风病,这个父亲除了抽烟喝酒以外,平常吃得多也不爱运动。儿子跟爸爸学,吃成一个小胖墩也不爱运动,等长大了以后仍然保持这个生活习惯,很有可能到了他父亲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出现高尿酸血症也不及时治疗、不及时控制,将来也发展成为痛风

我们系统地说一下痛风的临床表现,一般可以将痛风从临床分成四个期:一个是高尿酸血症期,有的血尿酸高了,高了以后我们不去管它,后来就发展到了痛风早期或者叫痛风前期,这时候就开始有些关节疼,比如说大脚豆疼,某个关节疼。到了中期就会有痛风结石沉着了,可能肾上出现痛风石,可能关节里边出现痛风石了,疼得很厉害。到了痛风的后期,那可能要造成肾损害,甚至造成了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我们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应该是在高尿酸血症期,发现高尿酸血症了,就应该加紧注意,就不要让它再继续发展。

痛风所致的关节痛与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疼是不同的。医生诊断主要通过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检查来鉴别。简单地说,风湿、类风湿不是血尿酸高;从化验上说,痛风病是血尿酸高。风湿和类风湿很少见到痛风结石,痛风病有痛风结石。风湿和类风湿很少侵犯肾脏,出现肾脏的结石,导致肾功能衰竭、肾损害,最后尿毒症,而痛风病容易形成这种肾脏的结石,容易导致不治到最后导致肾的损害、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关节疼(风湿、类风湿关节疼)有时候是对称性的,痛风不一定对称,痛风往往就在单一关节,有时候就是一个特点--红肿,里边可以弄出石头来,风湿、类风湿弄不出石头来。

痛风病往往不是单独的一个痛风病,常是合并于其他代谢疾病中的其中一个表现,比如说“代谢综合征”。常常看到这种情况:今天痛风了,病人去找医生治疗痛风。明天还是这个人,血压升高了,又去找医生治疗高血压。后天又发现血糖高了,又去看糖尿病。再过段时间相继出现了这个问题,又出现了那个问题等等,甚至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乃至中风病、肾结石等等,其实它是一个综合的病,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我们现在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就是单独地去看痛风,单独去看高血压,单独去看糖尿病,这是一个误区。所以应该整体认识和治疗痛风病。

痛风的发病和许多其它疾病—样,致病因素很多,而且存在个体差异。某些长时间食用高嘌呤食物的人,血尿酸经常升高,但是因其身体内有很强的调节机制,如通过增加血尿酸在肾脏的排泄,而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大多数痛风病人是因为持续血尿酸浓度升高加上肾脏排泄功能的下降,使得超饱和的尿酸形成微细结晶而沉积在关节,引起急性痛风发作,因此高血尿酸是痛风发作的最主要的生化基础。尽管痛风病人在其发病的过程中必在某—阶段有高血尿酸血症,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发现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这可能因急性发作时,应激反应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太多,增进了血尿酸的排泄而引起了暂时的假性正常,这个时候测定尿中尿酸也许更有帮助。

必需指出的是,只有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检查尿尿酸才有意义,因即便血尿酸水平非常高,假如病人肾功能已下降,血尿酸亦没有办法排出,反而使尿酸排出正常或者降低,引起另外—种假正常的结果。所以,当前更多的是检查血尿酸水平来判断是否为高尿酸血症,通常抽取晨起空腹血液以测定血尿酸指标。

无症状高尿酸症是否需要治疗?当血尿酸高于535mmol/L(9mg/dl)时,有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在组织、关节腔内沉淀造成痛风。尿酸结晶可在肾盂、输尿管或在肾小管及肾间质沉淀,形成肾结石,造成肾损害。

一般认为,血尿酸水平低于535mmol/L(9mg/dl)时,不需药物治疗,但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劳累、创伤、寒冷及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血尿酸水平过高时应使用降低尿酸的药物。对有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或伴发病者,需根据病因及对症治疗。如果有下列情况者应给予对症治疗、定期检查或考虑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1.有痛风家族史,尿酸性肾结石和排尿量降低者;

2.排除原因后血清尿酸大于535mmol/L(9.0mg/dl);

3.尿中尿酸排泄每24h>5.948mmol(1000mg);

4.尿酸性肾结石或急性尿酸性肾病者;

5.有痛风临床症状;

6.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

有上述情况就要积极治疗,不能掉以轻心了。

赵建国
赵建国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