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建国 三甲
赵建国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医堂

痛风的药物治疗

5085人已读

我们今天继续前两次痛风的话题。在注意了生活调理及饮食之外,药物治疗有哪些呢?

先说说西药。

痛风急性期可以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也可以暂时用一点激素,但不要用别嘌醇这类降低尿酸的药物,因其往往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可服用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西乐葆亦可缓解关节疼痛,在胃肠道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上述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关注不良反应。心脏病人及胃病者必须遵照医生指示服用。秋水仙碱为对肝脏损伤比较大,肝功能有缺陷者慎重使用。

在稳定期可用一些排尿酸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别嘌醇片(Allopurinol 100mg),亦作别嘌呤醇,可减少尿酸合成。这种可以与“嘌呤”衍生物复合的药品,可以引发原来积蓄在软组织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这时可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故在急性期应停止使用。

丙璜舒(probenecid),可增加尿酸的排出。尿酸排泄剂的作用机制为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增加尿酸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少血中尿酸的浓度,最终减少尿酸盐沉积在软组织里,减少痛风炎的发生。主要在痛风发作间期和慢性期使用以控制高尿酸血症,适用于血尿酸增高、肾功能尚好、每天尿酸排出不多的病人,但泌尿系统结石、化疗及癌肿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病人不宜使用。

苯溴马隆片主要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关节炎间歇期。其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因其不良反应可出现粒细胞减少,故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在痛风结石引起一些其他的损害时,应给予相应的西医对症处理。

此外,多酚咖啡可促进尿酸排出体外。这就是为什么欧洲人虽多以肉食为主,但却没有爆发痛风的原因。因为欧洲人在食用高嘌呤食物后,通常会喝酚含量较高的咖啡。

痛风是终生疾病,因此需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每个人体内都会有尿酸,痛风患者体内的血尿酸高于正常,降尿酸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患者查出的尿酸值是血中尿酸的数值,而不是关节间隙中尿酸结晶的浓度,因为大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后会沉淀在关节间隙中。服用一段时间后停药的结果是由于结晶析出,血尿酸很快又升高。因此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使既往在关节间隙中的结晶完全排除后再停药。

痛风的中医治疗如何呢?我们重点说说中药。因为总有个误区,说中医、中药对人身体没有害处,所以我们就应该多寻求中医治疗,多寻求中药治疗,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应该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什么病情,哪类的患者适合用哪一种药,我们就选择这最佳的,而不是片面地、单独地、执著地认为就是中药好,西药不好。

更不能听信一些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广告宣传,完全是商业炒作的广告宣传。说我这个偏方就能够治疗痛风,我治好了多少例,我们不能轻信这种事。我看到一个患者已经肾功能衰竭了,什么原因呢?经过反复询问,原来是由于他长期、不正确、不正规的服用各种中药、西药而导致的。为什么要吃这些?就是因为得了痛风痛风不是不可以吃药,痛风可以吃药,也应该吃药,但是绝对不要乱吃药。那个患者就是长期过度服用药物,特别是迷信很多偏方、验方,最后损伤了肾脏的功能,造成了肾功能衰竭。当然本身痛风结石,也会破坏肾脏。但是我分析了这位患者的原因,主要就是长期大量服用各种偏方导致的,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真的很令人感到惋惜的。

按照真正的中医理论,按照医生的临床经验辨证分析,正确地使用中医中药确实是有一定疗效的。比如说有一个方子,某某某吃这个吃好了,我就用它治疗张三、李四、王五、韩六,大批治疗患者,合理吗?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中医治疗,不是纯粹的化学药,是针对一个疾病,针对一个靶点,中医治疗特别是用中药治疗的时候,它是靠辨证施治。

有人说辨证施治那么复杂,我们搞不懂怎么办?我们说一个道理--比如张三的舌苔特别厚,而李四根本一点没有舌苔,他体内的情况会是一样的吗?肯定不一样。那么我们用一个同样的组方,三味药、五味药乃至几十味药组成一个方子就包装一下,说它是一个祖传秘方,一个皇宫的秘方等等,来治疗西医的一个具体的病,比如说痛风病,我这个方子治疗痛风病适于所有的痛风患者,可能吗?这个痛风患者舌苔特别厚,那个患者舌苔一点没有,这个痛风神丹妙药能有作用吗?它要么对舌苔特别厚的这类患者有作用,要么对这个没有舌苔的有作用,不可能对这两类患者都有作用。道理就这么简单。

不光痛风病这样,所有的西医的病名用中药、中成药这样治疗的,千篇一律治疗,都取得如何如何疗效的,都是不科学、不可信的,不可能是对的。

中医对痛风怎么认识的呢?中医认为这个痛风病有很多很多种原因,心、肝、脾、肺、肾、津、液、气、血等等很多原因,最后导致成这种病。但大部分中医把它责之于脾或者肾的功能失调。实际这个脾也不是西医解剖那个脾,造血那个脾。中医所说的肾,也不是西医那两个腰子,那两个“腰花”。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中西医的不同:解剖上,脾肾小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但功能上脾肾大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中医很形象,说的这么一个功能,是这两个脏器功能失调了,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病人才出现关节疼,浑身不舒服,甚至生成结石,中医治疗基本上是从脾和肾两条大路上来辨证施治的。

现代医学呢?我们到医院里查血液中尿酸高了,加上症状和体征,西医就给出诊断,叫痛风,按照西医理论给予治疗。

有人听到这里,说我学会了,回去我就要么就是调脾,要么调理肾。也不是那么简单。看它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治法。你在急性期疼得特别厉害,中医说了,一般说这个疼是“热痹”,属于痹证里边的热痹范畴。是不是所有的患者在急性期都是热痹呢?不是。我指的只是大多数,有一个共性的特点,但不一定是全部。说在急性期,也不能全用热痹指导思想来治疗。缓解期、间歇期,在后期、中期,又有不同的情况分析,不同的表现和辨证归类,治疗也是不同的。

有人说某某中药有一定的排尿酸作用,这可能是对的,如葛根、淡竹叶、绞股蓝、女贞子、虫草菌等,这些药食两用中药都有轻度的降尿酸的效果,但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下使用。我们绝对不能用一味两味中药的排尿酸作用来代替整个中医药治疗痛风的这一原则。如果要那样我们不如去寻求西药,西药排尿酸的指标更确切。中医治病一定是按照辨证施治来治,哪怕治一个沙眼,哪怕治一个脚气,或者是治疗癌症、治疗垂危的患者,一定是辨证用药,绝对不是单打一。

举个例子,麻黄是中药,西医从麻黄里面提取了麻黄碱、麻黄素,那么这一味的单一的化学成分,就不再是麻黄了,它和麻黄这个药的整个药理作用截然不同,完全不一样。如果说我们用麻黄素,也是用麻黄,这和中医理论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

可以这样说,世上根本不存在治疗西医疾病的中医偏方或祖传秘方。我们真正有病,就一个原则,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不要听信偏方、验方,也不要长期不变地永远服用下去这一个方子,那样会造成你的身体,起码是肝、肾、心脏、神经系统或者骨髓的损害,而且还造成没必要的浪费。病情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中药也必须不停地调整,这才是真正中医治病的原则,也是治疗痛风的基本原则。

赵建国
赵建国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