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松山 三甲
刘松山 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了严重的周围神经损害,还有什么治疗出路?

5983人已读

患者信息:

张先生,男,63岁,陕西省人

现居住成都市金牛区,糖尿病史5年

临床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01

初次发病诊断

2016-02-29心累、气紧、乏力、全身骨痛、腰痛,住院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检查结果:中度贫血:血红蛋白83克/升。

高钙血症:钙3.43mmol/升(参考值范围:2.25~2.75mmol/升)。

肾功异常:肌酐177.2umol/升(参考值范围:54-106umoI/升)。

高尿酸血症:674.6umol/升(参考值范围:149~416umoI/升)。

高球蛋白75.3克/升(参考值范围:20-35克/升)。


(2016-02-29生化报告)

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带,γ球蛋白52.1%。

(2016-03-12血尿蛋白电泳)

(2016-03-12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本周蛋白电泳)

核磁共振、CT发现颅骨、胸骨、肋骨、多个椎体骨质破坏,肋骨骨折;全身骨平片:头颅、脊柱、骨盆、股骨多发骨质破坏。

(2016-03-03胸部骨CT)

骨扫描:多处骨代谢增高考虑肿瘤转移可能,怀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2016-03-04骨扫描)

骨髓涂片:浆细胞系统异常增生占81.5%。骨髓活检:浆细胞骨髓瘤。

诊断:骨髓瘤IgG-κ型 IIA期。

(2016-03-04骨髓涂片)

02

启动定期化疗

2016-03-11第1疗程:BTD方案化疗(硼替佐米/万珂2.395毫克第1、4、8、11天、地米20毫克第1-4天,10毫克第8-9天,20毫克第10-11天、沙利度胺100毫克第1-28天。

化疗后“骨髓抑制”伴感染:白细胞减少:2.22×10^9/升,中度贫血:血红蛋白:89克/升,血小板重度减少:12×10^9/升。

2016-04-13第2疗程:BTD方案化疗剂量同上。

两次化疗后,食欲极差,体重迅速下降36公斤(从化疗前70公斤下降到54公斤),出现严重的周围神经损害:手足麻木、走路踩棉花感觉,高度怀疑硼替佐米(又名万珂)所致,此后将“硼替佐米”减量。

2016-05-19第3疗程:减量BTD方案(硼替佐米1.66毫克时间同上、地塞米松20毫克第1-4天、第9-12天、沙利度胺100毫克第1-28天)。

此时手足麻木感继续加重,间断便秘,停用沙利度胺

2016-06-25第4疗程:减量BD方案(硼替佐米1.66毫克时间同上、地塞米松20毫克共8天)化疗,骨髓浆细胞0.5%,评估为“完全缓解”。

已经发生的骨质破坏、陈旧性病理性骨折属于永久性器质性破坏、永远无法改善。

2016-08-19、2016-10-20、2017-03-07第5至第7疗程均用了减量的BD方案(硼替佐米分别是1.66毫克、1.76毫克、1.76毫克第1、8、15、22天、地塞米松20毫克每月用共8次共160毫克)。

2017-04-17骨髓检查:骨髓瘤细胞14.5%;骨髓流式:查见4.5%的异常浆细胞。提示:“多发性骨髓瘤”已复发,拒绝再用“硼替佐米”。

注:万珂一个疗程花费约5万元(2017年11月以后执行新价,不再赠药),周围神经毒性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发生常常难以忍受。

2017-07-17我院血液科治疗

检查:血红蛋白:76克/升、肌酐:133.8 umol/升、尿酸:541 umol/升、球蛋白:93.1克/升;β2微球蛋白:7毫克/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972.9 毫克/24h。

我科方案:2017-07-25行CD方案化疗(环磷酰胺0.6克 静滴 第1天+地塞米松15毫克静滴第1天)×4次(4周);2017-09-09行CD方案化疗(环磷酰胺0.6克 静滴 第1天+地塞米松15毫克 静滴第1天)×4次(4周),联合中医中药个体化辨证治疗,活血化瘀、解毒泄浊、补益肝肾。

(2017-10-26生化报告)

球蛋白持续升高到位2017-11-27的101.8克/升,β2微球蛋白:7.0毫克/升。调整思路:2017-11-28和2017-11-30连续给予2次血浆置换,每次循环量为2500ml(使用血浆2000ml),球蛋白从101克/升下降到了63.2克/升,同时采用含来那度胺的化疗方案:2017-12-02给予了R-VAD第方案化疗:来那度胺20mg 第1-第15,多柔比星10毫克 第1-4天,长春地辛2毫克 第1-4天,地塞米松20毫克第1-4天),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均继续中药治疗。

(2017-12-07出院证)

2018-01-10复查结果:白细胞:3.39*10^9/升、血红蛋白:103 克/升、血小板:164 *10^9/升、网织红绝对值:50 *10^9/升;肌酐:70 umol/升、尿酸:282 umol/升、白蛋白:42.6克/升、球蛋白:40 克/升;β2微球蛋白:2.6毫克/升。各项指标改善非常理想:全血细胞恢复、贫血纠正、血小板正常、肾功能肌酐正常、球蛋白正常。

(2018-01-10生化报告)

(血红蛋白及球蛋白波动情况)

案例分析思考


说明近期在我科的治疗策略是成功而值得总结的,对于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来说,血浆置换、来那度胺、VAD方案、中医中药的联合与交替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有启示意义。

血浆置换是老办法、常规办法,单用效果不一定好。来那度胺、VAD方案、CD方案单用都不可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用了这么多疗程的含万珂的治疗方案、效果仍然不理想而复发的骨髓瘤,而新药试验、骨髓移植术的希望是渺茫的。而积极寻求中医药联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唯一出路,这在我科已形成治疗优势特色,有望在骨髓瘤的生活质量改善、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现有化疗方案疗效、延长生存期、减少治疗费用、改善骨髓瘤并发症方面都会有广阔的治疗前途和优势。

刘松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

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

新浪微博: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刘松山

QQ群号:536601498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松山医学在线”

刘松山
刘松山 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