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磨牙?-病因篇
很多人都有磨牙症状,尤其是夜磨牙,那磨牙症到底是指什么?磨牙症是指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使上下牙产生彼此磨动或紧咬,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的现象,属副功能运动。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白天磨牙及夜磨牙,对应为清醒时磨牙及无意识磨牙。按照牙齿接触的类型可分为紧咬牙和磨牙。紧咬牙多发生于白天;磨动牙齿多发生于夜间。磨牙症所产生的咬合接触属非生理性接触,对牙体、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伤作用,导致牙列缺损、牙周创伤、颞下颌关节损伤、肌紧张、肌痉挛以及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等。
磨牙症在青少年中患病率较高,依照国际睡眠紊乱分类(ISCD)最低标准临床问诊,夜磨牙及其相关的睡眠情况、精神、神经疾患等,8.2%的人至少每周有一次夜磨牙。对于磨牙症的病因,近年来已认识到磨牙症与闭口肌特别是咬肌紧张以及精神因素有密切联系。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因素协同致病,包括咬合因素、精神因素、咀嚼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中枢神经机制和其他因素如内分泌紊乱、遗传等,其中咬合因素及精神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咬合因素包括牙齿咬合的早接触、咬合干扰、牙齿缺失及伸长、不良修复体、单侧咀嚼等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咬合不协调均是磨牙症的主要发病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焦虑是肌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磨牙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焦虑程度越高,磨牙症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发生的频率越高,并伴随着机体功能的下降,比如学生考试或月经期间磨牙症发病率升高。
此外遗传因素、内分泌与药物因素等也与磨牙症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本文是邓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