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莫志硕 三甲
莫志硕 副主任医师
中山三院 感染性疾病科

登革热又来了,你准备好没?

3680人已读

blob.png

5月30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表公告,提醒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blob.png

登革热

之前所写的一篇关于布鲁氏菌病的科普(布鲁氏菌病,不一样的菌,不一样的病),里面提到,近些年来部分传染病进行了强势的屌丝逆袭。这些逆袭的传染性疾病当中,就有登革热的一份贡献。登革热发病率的上升,是近几十年来的一个全球性问题,70%以上的疾病负担发生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blob.png

Samir Bhatt等人2013年在超牛X杂志《自然》发表了一遍关于登革热全球分布及疾病负担的文章。该研究估计,每年大约有3.9亿例登革热感染,其中9600万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临床症状。上述数据明显高于实际上报疫情的个案数,主要的原因考虑与疾病的漏诊、误诊有关,毕竟多数病例可能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症状。

blob.png

在中国,流行性登革热曾消失几十年,于20世纪80、90年代再度出现,其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blob.png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而感染人体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伊蚊,伊蚊是传播媒介,通过人-蚊-人的循环来维持疾病的传播。

blob.png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以及重症感染。典型的登革热经历三个疾病阶段:

blob.png

重症登革热

非重症登革热感染的预后良好,但重症登革热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诊治,死亡率可高达20%!

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重症登革热?

❶ 二次感染患者;

❷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❸ 老人或婴幼儿;

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❺ 孕妇。

重症登革热有哪些预警指征?

➀ 退热后病情恶化

➁ 腹部剧痛

➂ 持续呕吐

➃ 胸闷、心悸

➄ 嗜睡,烦躁

➅ 明显出血倾向

➆ 血浆渗漏征

➇ 肝肿大 >2 cm

⑨少尿

⑩血小板计数低于 50×109/L

⑪红细胞压积升高(较基础值升高 20% 以上)

登革热有什么治疗措施

目前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治疗方法!然而,这并不代表登革热不需要治疗。前面提到,重症登革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话,死亡率可高达20%,也就是说五虎将患病,最后只剩四只病猫。然而,经过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死亡率可降至不足1%!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当需要缓解发热以及疼痛症状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切勿使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

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胜于治疗

这句话说再多遍都不会嫌啰嗦

blob.png

通过上面的疾病传播图可以发现,伊蚊是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因此,控制及预防登革热病毒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具体建议如下:

●通过环境治理防止蚊子获得产卵地;

●妥善处理固体废物,防止人为制造蚊虫栖息地;

●为家庭储水容器盖上盖子,并每周清空和清洁;

●对室外储水容器施用适当杀虫剂;

●使用个人家庭防护,如纱窗、长袖衣服、经杀虫剂处理的材料、蚊香和喷雾式杀虫剂(不要给2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DEET);

●改善和动员社区参与,实现持续病媒控制;

●在疾病流行期间,实施紧急病媒控制措施,包括广泛使用杀虫剂;

●积极监测病媒情况,以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作为传染性疾病,有预防疫苗吗?

目前仅有一种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研发的四价重组登革热活疫苗,叫做Dengvaxia® (CYD-TDV)。该疫苗于2015年12月在墨西哥被首次批准用于疾病流行地区9-45岁的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对该疫苗的态度是——建议各国仅在流行程度较高的地理环境(国家或次国家层面)考虑采用该疫苗。

总的来说,登革热的发病高峰已经悄然接近,为己为人,请大家务必做好防蚊、灭蚊措施。

课后小知识

感染过登革热后,还会再感染吗?

答:有可能。登革病毒有四种基因型(1-4型),各自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感染了其中一种病毒,并不能有效预防其他登革病毒感染。如果你运气足够背,在有限的生命当中胡一把“大四喜”(感染四次登革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顺便说个技巧。如果要打蚊子的话,一定要摆正姿势,采用“天王盖地虎”法,而不是“左右夹击”法,因为蚊子左右运动能力弱,上下运动能力强。

blob.png

以上就是本次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探讨。

莫志硕
莫志硕 副主任医师
中山三院 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