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腹膜腔播散的治疗前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胃镜检出率的提高,目前其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改观。早诊早治疗,尤其是分期(图1)较早的患者,获益较大,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5年生存率大为提高。但是,其5种转移模式(局部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膜腔种植和系膜内脱落,图2)中,由于腹膜腔种植而形成的胃癌腹膜转移灶(peritoneal metastases,PM)往往被认为是终末期表现,只能通过全身化疗或靶向治疗,得以姑息性缓解。
图1.胃癌分期示意图 |
但随着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的日益成熟,据估计,约有5%~20%的患者可能得以生存5年以上。
一项例数达159例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华盛顿大学Sugerbaker HP的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 PCI)进行评估发现,该组患者随着PCI指数的升高,其生存时间逐渐缩小(图3)。由图3可见,PCI指数在0~6(蓝色曲线)和7~12(黄色曲线)两个范围内的部分患者,其生存时间大于4年,十分接近5年。而13~19分的患者(绿色曲线),几乎没有超过3年的患者;而>19分(橙色曲线)的患者,都在1年内死亡。
图3.根据腹膜癌指数评估腹膜转移的程度,对159例患者进行完整的细胞切除手术治疗后的总生存率进行评估。 |
关于什么是CRS?什么是HIPEC?我会另文介绍。但能够进行CRS+HIPEC并能从中获益的患者,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或者这类病人应该具备下列特征方能获益(表1)。
表1. 胃癌腹膜转移患者胃切除术、腹膜切除术和围术期化疗的选择
序 | 患者的临床特征 |
1 | 年龄<65岁 |
2 | 低手术风险或无其他严重合并疾病 |
3 | 患者的症状表现为:疼痛、出血、穿孔、梗阻、腹水 |
4 | 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或淋巴结受累程度低 |
5 | 无肝转移灶 |
6 | 胃癌病灶可全部切除 |
7 | 腹膜癌指数PCI<12 |
当然,能否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能有效清除腹膜种植灶,与获益呈正相关。由图4可见,159例胃癌患者中,经过CRS手术以后,几乎无肉眼可见的残留肿瘤结节患者(0mm,蓝色曲线),其生存时间最长;次之的病例是有<2.5mm(黄色曲线)的瘤灶存在,最差的是有>2.5mm(橙色曲线)的肿瘤灶残留,几乎没有2年以上的生存病例。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印象是,手术切除原发灶,并努力清除腹膜腔种植灶,清除得越彻底,效果越好。随后采用HIPEC,借助42℃的温度效应及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效应,杀灭腹膜腔内遗漏的脱落癌细胞,从而使患者获得组织学水平及细胞学水平的治疗。
图4. 根据CRS的完成情况,对159例患者进CRS术及腹腔热化疗的总生存率进行比较。 |
由此可见,部分IV期胃癌,即使发生腹膜腔种植转移,也值得一搏并能获益。当然,针对胃癌切除、联合CRS,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手术,加上HIPEC也延长了手术室内的麻醉时间,对医患都是重大的考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多个环节。
【温馨提示】胃癌采用CRS+HIPEC策略的临床研究落后于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
------
李广阔,教授,主任医师, MD & PhD,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扫描二维码,竭诚为您服务)
本文是李广阔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