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博 三甲
魏博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口腔颌面外科

颌面部肿物解析——牙龈瘤

7449人已读

疾病概述:牙龈瘤是泛指发生于牙龈的一组类肿瘤肿瘤疾病,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多数为局限性、反应性增生物,具有肿瘤的外形和生物学行为,而非真性肿瘤;少数为真性肿瘤。创伤和慢性刺激,特别是龈下菌斑和结石是牙龈瘤的主要病因。此外,牙龈瘤与内分泌有关,女性妊娠期容易发生牙龈瘤。

临床表现:牙龈瘤多见于青年及中年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为牙龈局限性肿块,常发生于前牙、前磨牙牙龈乳头部,位于唇、颊侧,较舌、腭侧多。肿块呈圆球、椭圆或分叶状,大小不一,较大的肿块可以覆盖一部分牙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咬痕或咬伤、破溃区。有的有蒂呈息肉状;有的无蒂,基地较宽。随着牙龈瘤的生长,破坏牙槽骨,可引起牙齿松动和移位。

根据临床和组织结构特点,通畅将牙龈瘤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和血管型。

1,肉芽肿型牙龈瘤:由局部刺激引起的牙龈乳头肿块,红色或粉红色肉芽组织,易出血。主要由肉芽组织构成,含有许多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较少。

2,纤维型牙龈瘤:肿块颜色与附近牙龈相同,有弹性,较硬,不易出血。由富含细胞的肉芽组织和成熟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含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以浆细胞为主。

3,血管型牙龈瘤:牙龈瘤血管丰富,呈紫红色,柔软,极易出血。妊娠性龈瘤多属此类。血管丰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实性片块或条索,血管间有纤维组织水肿和黏液性变,并有炎性细胞浸润。

另外,其他类型包括先天性牙龈瘤、牙龈纤维瘤病等,均较少见。

先天性牙龈瘤好发于新生儿上颌前牙区牙龈,肿块表面光滑,圆形,有蒂或无蒂。组织学上,瘤细胞呈片块状,紧密排列,切除后不复发。

牙龈纤维瘤病又称牙龈橡皮病,分为先天性牙龈纤维瘤病和药物性牙龈纤维瘤病,前者有家族遗传史,后者主要因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引起。上下颌牙龈呈弥散性增生,质地坚韧,色泽与正常牙龈相似。

旧的牙龈瘤类型中还有巨细胞型牙龈瘤,目前已将其列入周围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中。

诊断要点:

1,牙龈组织的局限性肿大,有蒂或无蒂,质地柔软或质硬,表面可有溃疡。

2,X线片显示局部牙槽骨可压迫吸收,牙周膜有增宽阴影。

鉴别诊断:

1,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为来源于牙周膜的反应性瘤样增生,临床表现与纤维型牙龈瘤相似。组织学上,除纤维母细胞性结缔组织外,可见较多的钙化物。

2,外周性牙源性纤维瘤:为牙源性真性肿瘤,临床表现与纤维型牙龈瘤相似。组织学上,纤维母细胞性结缔组织中含有散在性牙源性上皮、钙化团块、发育不良性牙本质及牙骨质等。

3,周围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又称外周性巨细胞性肉芽肿。肿块位于牙龈或牙槽黏膜,呈暗红色,有蒂或无蒂,可发生溃疡。组织学上,富于血管和细胞的间质中含有多核破骨细胞样细胞,呈灶性聚集。巨细胞灶之间有纤维间隔。巨细胞数量多,大小和形态不一。病变内偶见少许骨小梁或骨样组织。

治疗原则:牙龈瘤治疗采用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同时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但妊娠期牙龈瘤应先密切观察,如妊娠后不再消退可手术切除。

治疗要点:

1,手术疗法:牙龈瘤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为避免再生或复发,切除肿块的同时拔除牙龈瘤瘤体所波及的牙齿,并用刮勺及骨钳将病变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邻近的骨组织去除。

2,非手术疗法:近年来有研究采用微波热凝、CO2激光、电灼术、冷冻、射频治疗、鱼肝油酸钠及平阳霉素瘤体注射的硬化剂治疗等治疗方法,均取得一定的效果。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口腔科魏博医师

魏博
魏博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