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范松 三甲
范松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

口腔癌的高危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说这些因素可增加口腔癌的患病风险?

2560人已读

口腔癌是头颈部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一组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包括舌癌、牙龈癌、颊癌、口底癌、软硬腭癌等。

关于口腔癌的高危因素,很多人都听过的一句话“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可见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长期食用槟榔的危害性。事实上,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即已经确定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而且槟榔的致癌性与黄曲霉毒素、砷等致癌物是同一级别。

5418507da8a14823911a17cf0e4d097d.jpg

口腔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其中涉及环境风险因素和遗传因素。除了槟榔可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外,以下这些因素也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

1、烟和酒

烟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质苯并芘,有研究表示长期吸烟者患癌症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者。此外,此处所讲的吸烟,不仅仅包括主动吸烟,还包括被动吸二手烟。

酒精因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抑制免疫力,从而增加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而且其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烟酒嗜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则更高,比单嗜好烟或酒者高2~3倍。普遍认为吸烟多于1包/日或饮酒超过25克/日者,长达十年之久患口腔癌或口咽癌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者或非饮酒者。

2、慢性刺激和损伤

慢性刺激和损伤因素也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例如,在口腔中有锐利的牙尖、残根、残冠、牙嵴以及不良修复体者,其相应部位经长期慢性刺激后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尤其常见于发生在舌部和颊部的口腔癌。有统计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变部位有尖锐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卫生不良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为促癌因素。癌前病损或者癌前状态如白斑、红斑或扁平苔藓等也是增加口腔癌患病风险的因素之一。

3、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紫外线和电离辐射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从事户外工作者,又或者日照比较高的地区如印度,长期暴露在日光的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相对较高。

而电离辐射则可引起DNA的改变,激活癌基因而导致癌变,无论是γ线或X线都具有致癌作用,如日本长崎和广岛的核辐射地区,其癌症的发病率都非常高。此外,由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放射区的口腔颌面部位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性都有所增高。

4、病毒感染

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显示,在大规模的侵袭性口咽鳞状细胞癌中,72%都被检查出HPV感染,其中62%是高危型HPV-16和18感染。此外,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很明确。

5、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诸如维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铁、锌和砷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此外,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病毒感染(如HIV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低下的疾病与口腔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6、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基因突变、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内分泌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等。其中在所有类型的癌症中,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因素较为明显,如BRCA1基因突变。

日常生活中,哪类人更应该提防口腔癌?

口腔癌的典型高风险特征是:40岁以上吸烟和/或酗酒的男性。不过,从1950年到2015年,口腔癌的男女比例从6:1下降到了2:1,因此,女性也应注意。

更多医学科普文章,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和头条号“范松医生”!相关疾病问题欢迎向我咨询!


范松教授简介.jpg

范松
范松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