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梗”有年龄性别之分吗?
20岁的她心梗了??
患者特征:性别女 ,年龄20岁,身高157cm,体重70kg。
“胸闷憋气一周”来诊,曾在外院就诊,因验血单异常而怀疑“心肌梗死”,再次来我院复查。患者递给我生化检验单时,带着极其恐惧的表情,因为那个叫“CK”的指标高的吓人(7781 U/L),怀疑自己“心梗”了,见图。
“其他医院的医生和网上都说,CK高就是得心梗了。我这么年轻就心梗了,好害怕!”
“CK”高,就是得心梗了吗?
看着外院反复做的心电图都没有提示异常,凭着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这个女孩肯定不是“心梗”。为了缓解她的情绪,为了弄清CK高的原因,我继续追问病史。
得知患者既往没有任何疾病史、没有近期感冒发烧史、没有用药史、没有烟酒嗜好等后,追问是否旅游、锻炼、或提拉重物时,患者的回答否定了“心梗”的诊断,证实了我的判断:这个小姑娘在“健身减重”。
这么高的“CK”是由于健身所致,而非“心梗”。
因此,安慰她说:“20岁女孩一般不得心梗”。
“真的吗?为什么呀?”她将信将疑地问着。
那么,20岁女孩一般真的不得“心梗”吗?或者说“心梗”真的有“年龄性别”之分吗?
多数情况下,心梗源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是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这些危险因素多数存在中青年男性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最后堵塞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死。但是这一发展过程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多数发病在中老年阶段。
雌激素是女性心血管的保护伞
雌激素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女性的粥样硬化起始较晚,多在更年期之后,所以女性心梗发病年龄通常比男性延迟10年左右,发生在老年阶段。
当然,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没有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发生心梗,这主要发生在年轻人中,源于生活工作的紧张、压力、以及大量吸烟、吸毒等原因,造成血管急性痉挛收缩和/或急性血栓的形成,导致急性心梗事件发生;也有个别患者由于血管本身的问题,如大动脉炎症,很早就会反生血管堵塞事件;另外,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年轻女性,由于药物对血管作用而发生心梗。但是这些毕竟是少数患者。
别让“心梗”找到你!
因此,一般来说,心梗是有年龄性别之分的,主要发生在中年男性或老年女性中,增高的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吸烟、肥胖等,是主要的危险原因。少数发生在青年男性,压力、吸烟、毒品是诱因。而青年女性相对较少,除非长期应用避孕药。无论如何,别让“心梗”找到你!
作者:李莉 校对:才艺 编辑:Amber 图片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本文是李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