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问医答】帕金森病导致的直立性低血压问题?
帕金森病患者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还有部分患者由于用药并发症导致的血压问题。
帕金森病患者如果经常因体位变化出现不适时,应该向经治医生咨询,有必要弄明白,究竟是疾病本身进展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还是因为服用治疗本病和其他疾病的药物引起,以便于治疗。
一旦被确诊有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生活中体位变化时,尤其在长时间躺、卧需要变化体位或站立和走动时,应格外小心注意,如果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尽早治疗。
1、帕金森病疾病本身可以影响感神经,使血管的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站立时血压低,即直立性低血压,从而发生头晕,甚至突然意识丧失晕厥。
但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通常不会发生在疾病的早期阶段。
2、部分帕金森病治疗药物有诱发头晕的不良反应或加重直立性低血压,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如果确诊直立性低血压,降低血压是由所服药物引起,要撤出药物。在帕金森病的早期多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晚期血压因疾病进展变慢时,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如果因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引起,也要改换。对于手术治疗后的帕金森病患者,其直立性低血压也会相应改善。
3、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增加多系统萎缩的风险
作为PD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帕金森病疾病本身可以影响感神经,使血管的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站立时血压低,即直立性低血压,从而发生头晕,甚至突然意识丧失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的存在可能增加MSA的风险。2010版AAN指南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或反对将多潘立酮、氟氢可的松等用于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
相比之下,2011版EFNS指南对治疗直立性低血压做出了具体建议:避免暴饮暴食、饮酒、夜间喝咖啡、暴露在温暖环境中、容量不足和使用已知的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在出现症状性直立性低血压时增加盐的摄入(每顿饭1g);抬高床头(30°~40°,可能有效)、应用弹力袜、腹带、增加锻炼、少食多餐;药物可以选择米多君(A级推荐)或者氟氢可的松(可能有效)。
日常如何护理?
首先,要注意监测血压,仔细体会观察每次出现血压下降的征兆,比如头晕、眼前发黑等,这样可以有效的迅速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如跌倒等的发生。
1、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穿衣服等事情最好坐着进行。
2、如果不得不站立较长时间,可以原地踏步或者通过翘脚趾、屈膝盖、两腿交叉、蹲起的方式略做活动。
3、切勿突然改变体位,比如突然从床上坐起或突然站起来等,一步一步来,不要心急!先在椅子或床上坐一会,两腿垂下来几分钟,再慢慢站起来活动。低头弯腰或者伸手够东西时一定要慢,最好扶着点儿东西。
4、不要在太阳下久坐及泡热水澡,屋内保持凉爽,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避免脱水。
5、少食多餐,在征求医生和营养师意见后,可适度增加盐分摄入。
6、晨起前先饮水。
7、睡觉时适度抬高床头15~23cm,这样相当于睡觉时就保持头部略高位,可以有效缓解体位过度变化。
8、如果感觉头晕或眼前发黑,赶紧躺下,或者坐下、头低位放在两膝之间(就是尽量让头的位置放低),当症状缓解后再慢慢站起来。
9、使用弹力袜或腹带。
10、仔细观察用药与头晕、低血压的关系,有些药物空腹服用时对血压影响更大,详细告知医生你的基础病及用药情况(比如高血压病史、是否服用降压药等),与医生共同探讨是否调整药物使用。
门诊实录
西安灞桥区60岁的姜女士,患帕金森病7年,初期左侧腿部疼痛,抬不起腿,一直误以为腰椎进行治疗效果不佳,1年后出现翻身困难,严重便秘,夜晚睡觉时说梦话、唱歌等症状,随后确诊为帕金森病,随着病情进展,近一年逐渐加重,服用四种药物仍然无法控制,并且服用药物后严重头晕症状让她多次摔倒,行走困难,甚至生活自理困难。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后,肢体僵直等运动症状消失,行走自如,并且由于用药后导致的血压问题也改善。
提醒:由于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药物导致的血压问题,可通过用药调整及更换、手术治疗改变。
本文是王茂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