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赵田 人已读
经皮肺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出血,空气栓塞和种植等。
一、气胸
肺脏组织像海绵一样,含有大量的气体。一旦损伤,会造成气体跑入胸膜腔,形成气胸。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约为6%-35%,一般25%左右,约10.4%的患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以释放积气。病灶深度与气胸的发生有关,病灶越深,穿刺针需通过的正常肺组织就越多,则发生气胸的概率也就越大,当病灶深度大于2cm时,并发症发生率大于50%。当病灶位于胸壁、纵隔胸膜、肋胸膜、胸膜下或不含气的肺组织时,穿刺后发生气胸的发生率明显减低,病灶距离胸膜越深,气胸的发生率越高。对于一些老年心肺功能较差,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患者,穿刺形成气胸甚至有威胁生命可能。
二、出血
肺脏组织有丰富的血供。尽管穿刺针相对较细,但肺出血仍旧是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咯血,对于一般患者而言会加重心里负担,形成不同的恐惧感。文献报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7%-35%,Stevens报告穿刺死亡的23例中,15例为出血。病灶大小是穿刺后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更易发生出血,原因可能是肿瘤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细胞增生更加活跃,肿瘤血管更加丰富,并且穿刺时由于取材的需要常常贯穿整个病灶,容易刺破增生旺盛的肿瘤血管引起病灶出血。
三、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的发生是由于穿刺针横贯肺含气腔及肺静脉腔,形成了瘘管,当肺泡内压力大于肺静脉压力,比如咳嗽,深吸气时,空气就进入肺静脉,形成空气栓塞。空气栓塞发生较为少见,曾有报道其发生率为约为2/5000,当出现休克,抽搐,呼吸困难时,应左侧卧位,头低脚高,卧位穿刺较好,不要坐,立位操作。虽然空气栓塞的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空气栓塞死亡率较高,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
四、针道瘤细胞种植
针道瘤细胞种植发生率为1/10000,细针或吸负压活检可避免种植或入血转移,一般认为10-100万个癌细胞入血,只有一个转移灶形成。对于无法手术患者,其其他相关治疗的关键因素是有明确的病理,因此针道种植转移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有手术条件的患者而言,考虑到这一潜在的风险,穿刺则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因为往往在明确恶性诊断后,这一类患者大多还是要去选择手术治疗。因而这一穿刺的临床意义就相对弱了许多。患者在承担经济和身体双重负担以后,多少有些多此一举的感觉。
五、感染、发热
我们的皮肤、呼吸道会有寄生的细菌,在操作过程中有发生感染的风险。但感染、发热仍较为少见。
本文是赵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