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万高 三甲
张万高 主任医师
安徽省中医院 介入与疼痛科

介入治疗的常见问题

3044人已读

1.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介入能治疗哪些疾病?

“介入”是指介入放射学,由诊断和治疗两大部分内容组成,是在X线、CT、核磁、B超等影像设备监视、导引下,应用“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介入”是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治疗的微创性为特征,并列于内、外科的第三大诊疗技术。

目前能够采用介入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血管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足、动脉炎、动静脉血栓、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动脉瘤、动脉夹层和静脉曲张等)

2)恶性肿瘤

肝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肾癌、结肠癌、胃癌、妇科肿瘤、泌尿系肿瘤和颈胸腰椎体转移癌等。

3)良性肿瘤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肝血管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

4)各种腔道狭窄

——肿瘤或其它原因致气管狭窄、呼吸困难;

——肿瘤或其它原因致食道、肠管及胃狭窄,造成吞咽困难和呕吐;

——各种原因造成胆道狭窄、阻塞性黄疸等;

5)肝硬化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大量腹水与脾脏功能亢进等。

6)各种出血

支气管扩张、结核或肿瘤引起的咯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盆腔出血,肝脾肾破裂出血等。

7)其它病变

——椎体骨质疏松症、椎体血管瘤;

——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肝、肾、甲状腺与卵巢囊肿等。

8)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肺脏等肿瘤及病变。

2.介入治疗的特点是什么?

介入治疗既不同于内科的“打针吃药”,也不同于外科的“手术开刀”,主要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病变进行局部治疗。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疾病,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尤其在肝癌的治疗上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日益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3.介入治疗的优势有哪些?

介入治疗通常在局麻下采用穿刺方法进行管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见效快、合并症少、恢复快、痛苦少、不破坏身体结构等诸多优点,可以治疗许多内、外科难以治疗的疾病。

4.下肢静脉曲张可以使用哪些介入方法?效果如何?

1 EVLT、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三者处理方式基本相同,主要是用于处理大隐静脉主干及走形较直的静脉。使用套管针经足踝处顺行或经大隐静脉结扎点远端逆行穿刺大隐静脉主干,导丝及导管配合引导下将激光光纤、射频消融导管或微波消融电极送至结扎点 (顺行) 或内踝前方 (逆行) , 使激光光纤或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导管、头端超出导管末端, 边后退导管边使导管产生能量从而闭合曲张静脉。

2Trivex旋切:主要是针对曲张成团的静脉及血栓填充的扩张静脉。术前标记预切范围, 在适当位置行小切口, 一端置入照明棒至预切范围皮下, 注入膨胀液看清皮下曲张浅静脉, 于另一侧切口置入带负压吸引的Trivex旋切刀, 将旋切刀置于皮下静脉曲张处并启动, 直视下将曲张浅静脉逐段旋切刨除吸出。旋切刀尽可能顺肢体长轴操作, 避免横扫, 尽可能保护隐神经主干走行位置。

3)泡沫硬化剂注射:主要针对局部静脉迂曲或者其他方法无法处理的局部曲张静脉, 如足踝或足背、腘窝等位置。如果采用聚桂醇硬化剂,通常是使用比例为1:4,即聚桂醇1 m L/空气4 m L, 采用两只5 m L注射器分别抽取相应比例聚桂醇及空气后, 借助输液用三通接头反复推注20次以上制备成泡沫硬化剂, 沿术前标记位置穿刺证实入血管后注入硬化剂。

5.深静脉血栓有何危害?介入如何治疗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

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流程为:在置入可回收滤器防止肺栓塞基础上治疗血栓,具体有:

1)经导管溶栓治疗

溶栓剂一般选用尿激酶,常用剂量为20100 U/d。保留导管通常不超过7 d

2)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经导管抽吸或血栓消融器清除血栓。

3)球囊血管成形(PTA及支架置入术

球囊血管成形(PTA:①对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上段阻塞,推荐从同侧股静脉穿刺入路。②对累及髂外静脉下段、股总静脉及股静脉上段的阻塞,推荐从同侧腘静脉穿刺入路。③髂静脉成形术推荐使用直径为1012 mm的球囊导管;股总静脉和股静脉成形术推荐使用直径810 mm的球囊导管。④推荐使用压力泵充盈球囊,至球囊命名压后维持13 min

支架置入术:①髂股静脉支架置入术推荐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进行。②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上段支架置入推荐使用直径1214 mm的自膨式支架。③髂外静脉下段及股总静脉支架置入推荐使用1012 mm的自膨式支架

6.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介入方法有哪些?

随着微创理念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创介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性好评。常见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椎间孔镜:椎间孔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称为“安全三角”区实施手术;医生通过内窥镜在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去除增生骨质,并进行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的纤维环等操作。与传统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具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因而,该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特定穿刺导针精确输出起高频电波,使局部组织产生局部高温,起到热凝固或使椎间盘髓核消融萎缩作用,从而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技术。该技术将射频针穿刺到突出椎间盘之突出物内加温,使突出物发生蛋白凝固、突出物内压降低而回缩,同时修复纤维环,缓解对神经的压迫与刺激。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目前先进的脊柱微创手术,住院时间短,手术处没有切口,微创不留疤。该技术采用2mm的专用穿刺针置入椎间盘内,精确的等离子刀头从穿刺针内导入髓核,等离子刀头在髓核内可控制方向。精确接近病变,将髓核组织汽化、消融、凝固、收缩,缓解消除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

④臭氧注射: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同时还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将它注射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可以瞬时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症状得以消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7.肺癌也能介入治疗吗?

1)针对肺癌病灶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有效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作用。用药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小。

②经支气管动脉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可精确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促进肿瘤坏死。

③氩氦超低温冷冻治疗和微波、射频消融治疗:微创、快速消减瘤体负荷,增强集体抗肿瘤免疫能力。

2)针对肺癌所致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

①合并大咯血:可选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方法,快速控制出血,防止继发窒息、休克等。

②合并上腔静脉综合症:可选用经皮上腔静脉系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快速缓解症状。

③合并气管、支气管狭窄:可选用气管、支气管内支架置入成形,快速解除呼吸困难。

④合并椎体转移:可选用经皮椎体穿刺骨水泥置入成形,快速止痛、维持椎体形态。

8.介入如何疏通阻塞的输卵管?

大多数的输卵管不通畅的患者都可以做输卵管介入治疗。而一些输卵管情况不太好的患者,比如有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远端(远离子宫的那端,也叫壶腹部或伞端)堵塞、伞端明显粘连,或者有输卵管结核、结节性输卵管炎——由支原体、霉菌等感染导致的输卵管破坏而形成多发小憩室,就不太适合介入治疗了。

和普通的妇科检查类似,患者仰卧躺在检查床上,常规消毒后把输卵管介入的导管轻柔而缓慢地伸入到子宫腔内,在X线透视下,当导管插至输卵管开口处,将像头发丝一样细且柔软的导丝送进输卵管中,由近到远疏通输卵管。之后,通过导管向输卵管里注射少许造影剂,显示输卵管形态及伞端开放情况后,再注入抗生素和防止粘连的药水,避免感染和粘连。如果看到药水推着造影剂,顺利地通过输卵管远端流入了盆腔,并且弥散良好,说明输卵管已经成功疏通了。

9.下肢动脉硬化如何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介入治疗有以下三种方式: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扩张血管的主要机理在于气囊扩张分离狭窄硬化的内膜,同时破坏中膜平滑肌强力层和胶原纤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断裂,中膜伸展,因而球囊血管扩张术是一种机械扩张导致血管重塑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内支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可导致血管夹层撕裂和弹性回缩,而支架植入通过挤压斑块和压迫管壁,克服了PTA的两个主要缺陷,是PTA技术的有效补充。

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硬化斑块旋切术

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装置将粥样斑块研磨成极细小的微粒,被粉碎的粥样斑块碎屑及微粒粒可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不致引起远端血管堵塞。

张万高
张万高 主任医师
安徽省中医院 介入与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