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概述
一、什么是马蹄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足踝畸形,发病率为1‰~3‰,病因较复杂,可能跟遗传、原始骨基质发育异常,足部软组织、血管神经肌肉发育异常有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足部骨关节随着足部肌力不平衡而发生改变,逐步出现马蹄样畸形,如下图。
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什么表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通过四维彩超在胎儿期即可发现,新生儿出生后通过仔细的外观检查基本可确诊。临床表现为前足内收、中足高弓、后足内翻和踝关节跖屈等畸形,这些畸形可几个合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
简单理解一下:
前足内收---孩子的脚丫子向里面勾,不能掰正。
中足高弓—孩子的脚心凹的深,脚心翻转向里。
后足内翻—从后面看孩子的脚跟也向里面偏。
踝关节跖屈---孩子的脚往小腿方向推时有明显阻力。
三、马蹄内翻足确诊后该怎么治疗呢
马蹄内翻足早期确诊后,需尽早治疗。目前全世界都在推广和普及Ponseti法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进行治疗。该技术是一项经过长期检验有效的治疗措施。当然该技术需要有专业经验的儿骨科医生操作实施,主要是通过序列石膏对马蹄足畸形进行逐步纠正,如下图。
简单来说,新生儿确诊马蹄内翻足出生后2周就可以开始治疗了,每次通过打下肢含脚的管型石膏逐渐纠正足的各个畸形,每次石膏固定一周,一周后拆除石膏再评估,根据石膏矫形效果进行下一个石膏矫正过程。每次打完石膏对比上一次石膏固定后的效果,这样通过4-6次的石膏矫形,一般可以把马蹄足的内翻、内收、高弓畸形得到明显纠正,最后通过简单的经皮腱切技术可以纠正足的马蹄畸形,也就是改善足的跖屈功能。接下来就进入了一个支具固定维持的阶段,通常僵硬的马蹄足患儿需要佩戴支具到4-6岁,松弛的马蹄足患儿需要佩戴支具到1-2岁。
四、马蹄内翻足患儿的预后怎么样?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医生的专业、患儿的配合、家属的坚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大量的资料显示新生儿马蹄内翻足经过规范的ponseti序列石膏矫形、经皮跟腱切断技术、初始的支具维持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但随着患儿年龄增长,逐渐进入到行走期(1岁以后),患儿逐渐不能配合佩戴支具,家属不够重视而放弃支具长期维持治疗,马蹄内翻足会出现复发。有资料显示复发率高达30%,主要原因示患儿支具的顺应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五、家长的一些疑问
1.孩子刚出生还没满月,可不可以等百天之后再纠正马蹄足---不建议等,因为婴儿在头三个月发育特别快,利用这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行石膏固定治疗能够更充分的矫正马蹄足畸形。
2.孩子都已经半岁了,刚开始不严重没发现,现在感觉扶着站脚有点往里面勾,还能治疗吗,会不会残疾—理论上来讲,ponseti技术在9个月以内实施都可以,当然年龄越小越好,错过了新生儿黄金的矫形时期也别害怕,只要通过专业的石膏矫正,坚持支具维持治疗,也能让患儿的双足达到正常的行走功能。
3.每次打石膏后有什么主意事项---因为该石膏为下肢管型石膏,从大腿根打到脚趾头,因此需特别注意脚趾头的活动度和血运情况,若出现石膏压迫,脚趾头有发紫、苍白的表现,说明石膏压迫需尽早拆除石膏。另外抱着孩子的时候也需要特别注意,需要连着石膏一起抱起,避免石膏脱落。还有石膏拆掉后可能有一些湿疹,一般清洁晾干后干燥可自愈。
4.孩子开始带支具了需要注意什么---马蹄足后期需要支具长期维持治疗,开始支具治疗基本每天佩戴3个月,此后可以夜间佩戴,白天去掉。还需要定期更换合脚的支具。
本文是罗先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