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爱宁 三甲
郭爱宁 主管技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

如何化解“不必要的”心灵困苦?

1209人已读

抑郁,在现代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抑郁的认识,却仍然是很多人的盲区。对于有过抑郁体验的人,可能已经意识到,随着抑郁症发病次数的增多,复发会越来越容易。有数据表明,首次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康复后约有50%的概率再次发作,而对有三次以上患病经历的患者而言,这个比例会达到70%~80%。也就是说,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患者的“内在易感性”会越来越强,就好像一种内心的心理机制得到了强化导致抑郁症再次发作。

抑郁发作的核心是情绪低落时,消极思维方式得到了激活,这包括想法、情绪和身体感觉的整体模式与互动强化。换句话说,患者的易感性是对低落情绪的过度反应,而这常常会表现为两种方式:第一,经验回避:就是竭力逃避不想要的体验;第二,头脑反刍:就是用头脑穷思竭虑的方式去解决心境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两者都会把情况变得更糟。

但事实上,人都会在生活中经历低落的情绪,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减弱内在易感性的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回应低落情绪而不被其所困,那么正面认知疗法MBCT就能够围绕着减弱应对内在易感性开展工作,他的重点是在于关注如何学习与个人体验建立新的关系,而非改变体验本身,从而更有技巧的回应那些可能导致复发的体验和心理过程。

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正念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改变的过程:如果将人脑比喻成一台富于潜能的机器,很多日常的思维习惯就像是一系列的参数设置,让大脑调整到某种工作状态,而这种工作状态,有其功能性的一面,但是也有很多常常无用、低效甚至有反作用的一面。所以呢,在某种程度上,正念训练像是一种大脑的重新配置,去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限制,释放原本就有的能力,甚至发挥心灵深处的极具转化性的潜能。就是这些潜能,能帮助我们化解那些不必要的心灵困苦。

我们可以通过书籍,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团体支持的方式,来学习这一能一生受益的技能,给予自己最温和的陪伴和体验。


郭爱宁
郭爱宁 主管技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