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肾移植?
肾脏移植(简称“肾移植”或“RT”或“KT”)是“尿毒症”(请阅读文章《什么是“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比透析有更多优势(请阅读文章《“尿毒症”病人如何选择治疗方式?》),肾移植最大的优势是,肾移植手术成功后病人只需每天按时按量吃药和定期去医院抽血检查,可以基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什么是肾移植呢?肾移植是指别人捐献的1个肾脏通过手术植入病人腹腔内,在免疫抑制药物辅助下,移植的肾脏(简称“移植肾”)产生尿液,排出身体内的毒素和水。移植肾一般放在右下腹,也可以放在左下腹,而不是放在自己的2个肾脏的位置,也不需要切除自己的2个肾脏(详见图1),所以手术切口一般在右下腹或左下腹,长约10~15厘米。病人可以看到右(或左)下腹肚皮稍微突起,也可以摸到移植肾。
移植肾从哪里来的? “尿毒症”病人得到的移植肾一般是别人自愿捐献的肾脏。捐献肾脏的人一般是不相识的脑死亡病人,也可以是亲属。现实中捐献肾脏的脑死亡病人很少,故“尿毒症”病人等待肾脏的时间会很长,一般都要3~5年,有时可能更长,一般是一边透析一边等待肾脏。中国目前约有30万“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每年只有约1万人可以做肾移植手术。如果有亲属捐献1个肾脏,那么等待肾脏的时间就明显缩短。
肾移植手术有哪些风险呢?肾移植手术对病人的身体是一次大的打击,但这是不得已的选择。“尿毒症”病人身体状况差,抵御手术打击的能力弱,虽然医生仔细评估过病人的身体状况,但是只能尽量降低手术风险,不能完全避免手术风险。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但不是100%。肾移植手术有导致病人死亡的风险(如:超急性排斥反应所致移植肾破裂出血、血管吻合处破裂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有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的风险(如:排斥反应、血栓形成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风险,如:移植肾无法发挥排毒排水功能,这时需要血液透析一段时间后移植肾功能才能恢复,有时移植肾功能不能恢复就只能继续透析;再如:手术后早期发现出血,这时需要再次手术止血;再如:移植肾在手术中发生严重排斥反应而必须马上被切除,这时病人虽做了手术但并没有成功植入移植肾。这些很严重的手术风险发生率很低,但不是说不会发生,一旦发生,病人及亲属要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要多花很多钱,也不一定能挽回生命或者移植肾。
移植肾可以用多久呢?一般而言,95%以上的移植肾可以用1年,75%~85%的移植肾可以用5年,60%~70%的移植肾可以用10年,目前最久的可以用40年。
肾移植手术成功后病人要做什么呢?在肾移植手术成功后病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吃药、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免疫抑制药物是维持移植肾功能正常的最重要的保障。肾移植病人需要终身吃药(免疫抑制药物)、按时按量吃药,吃药剂量、吃药时间、是否停药、是否换药都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执行。一旦停药或者不按医生要求加药、减药或换药,就会引起排斥反应、感染等疾病,缩短移植肾的使用寿命,有时移植肾会很快失去功能,需要重新透析。有些病人手术后恢复很好,血压和尿量都正常了,腿也不肿了,以为自己好了就不用检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移植肾有病变时病人不一定出现不舒服或症状,通过检查早期发现了,也许还能治好,而一旦病人出现不舒服或症状时移植肾地病变就比较严重了,就可能治不好了。因此,肾移植病人需要定期抽血检查肾功能、药物浓度、血常规、尿常规等,以尽早发现疾病并治疗。手术后早期检查频率高,手术后晚期和移植肾功能稳定时检查频率低。肾移植病人要调整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劳累、抽烟、喝酒都有害于移植肾,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感染和移植肾损伤,延长移植肾使用寿命。肾移植手术成功只是一个起点,此后肾移植病人要每天吃药、定期检查,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能还会经历排斥反应、感染等疾病,肾移植病人要积极地适应肾移植手术后的治疗、检查、生活和工作,更要在医生的帮助下积极乐观地面对肾移植手术和之后的一切挑战。肾移植病人要每天按时按量吃药、定期去医院抽血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尽可能延长移植肾的使用寿命。
病人及亲属要全面了解肾移植的手术风险、手术后注意事项、优势和费用(请阅读文章《“尿毒症”病人如何选择治疗方式?》),要在是否做肾移植手术上达成一致意见,要能接受手术风险和承担手术费用才能选择肾移植。
本文是张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