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颈部肿块怎么办?
颈部肿块是临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它潜在的疾病谱很广,可以是很普通的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也可以是先天性疾病、原发于颈部的良恶性肿瘤,甚至是由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恶性肿瘤;其严重程度因疾病而异。一旦发现颈部肿块,应该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一、年龄
一般来讲,婴幼儿的颈部包块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最为多见,这种情况其实是机体对对感染(病毒感染等)的正常反应,发病初期多有局部酸痛,多在感染发生后才被发现,位置主要长在颌下区和颈后区,质地软,活动;其次是先天性疾病,包括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以及各种先天性囊肿;恶性肿瘤比较少见。
青少年时期颈部肿块则炎症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机会接近,颈部慢性淋巴结炎多表现为多个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无痛,无发热,皮肤表面一般无明显凸起,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少数炎症性颈部肿块为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引起,如结核,它以无痛性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淋巴结活动度好,有时多个肿块呈串珠状,病程较长,抗感染治疗无效。尚应该注意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主要是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淋巴瘤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肿块的疾病谱逐渐向恶性疾病倾斜,老年患者应首先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二、部位
颌下区和颈后区的肿块一般以炎症多见,而先天性囊肿多数在颈前正中线上或上颈部且质地软、进展慢。颈部气管两侧包块且随吞咽活动者多为甲状腺肿块。上中颈部发展较快(3个月内)且质地硬的无痛性包块应考虑头颈部肿瘤转移而来,下颈部转移癌则多数来源于锁骨以下器官,比如食管、肺、肝、胃、肠等。
颈部肿块就诊最好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包括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症状轻重、治疗效果,以及有无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颈部非甲状腺肿块还有一个“三七”规律:发病7 天,多为炎症性病变;发病7 月,多为肿瘤性病变;发病7 年,多为先天性病变。医生会做颈部触诊,检查耳鼻咽喉和口腔,甚至胸腹部等部位。急性炎症性肿块多有压痛,良性肿瘤性肿块质地软或中等、活动度好,恶性肿瘤性肿块多表现为无痛、质地硬、活动度差。抽血检查可以提示某些疾病;除此之外,彩超这种无创检查也是必须的,它能了解肿块的性质帮助辨别原发疾病;必要时颈部CT可以以了解肿瘤部位、范围和血供,明确肿块与颈动脉、颈内静脉等重要结构的关系。彩超介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创伤小,能进一步缩小筛查疾病谱,甚至能明确诊断。如果前述检查都不能明确诊断则应考虑手术切取活检。 考虑为转移性恶性肿瘤者,应检查耳、鼻、咽、喉等处,寻找原发病灶。
先天性颈部肿块和良性肿瘤性颈部肿块,以手术切除为主;炎症性颈部肿块以抗炎治疗为主,结核性肿块须进行抗结核治疗;原发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病理性质,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继发恶性肿瘤应积极寻找原发灶,根据原发病灶性质,采取相应治疗。
本文是黄郁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