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乳腺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完成哺乳使命,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近期和远期的明确益处,因此包括WHO、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等在内的国内、外专业机构均一致推荐母乳喂养,被大家公认为是所有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但是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经常有患者出现哺乳期的多种问题,导致不能很好的完成哺乳,甚至有严重的导致乳腺炎、脓肿等情况......如何能顺利完成母乳喂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让孕妇及家属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需要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宣教和专业支持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及时识别并解决妨碍开始母乳喂养的因素和导致母乳喂养提前终止的原因,这都将会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上绝大多数妇女都是可以考虑母乳喂养的,不能进行母乳的喂养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一)母亲发生感染
1、如果母亲感染HIV,建议不要母乳喂养。WHO推荐其他的替代喂养方式,感染HIV的母亲应避免哺乳。
2、人T淋巴细胞病毒I型或II型阳性或有未治疗的布病的母亲不应哺乳,也不能挤出母乳喂养。
3、寨卡病毒可在母乳中检测到,但尚无通过母乳喂养传播的报道,对疑似、确诊的患者不推荐哺乳。
4、接种黄热病疫苗的母亲应避免母乳喂养,换言之,正在母乳喂养的母亲通常应避免接种该疫苗。
5、乳房有疱疹性病变的母亲在病变消退前不应用受累的乳房哺乳,因为直接接触可能将单纯疱疹病毒传播给婴儿。母亲应仔细做好手卫生,遮盖婴儿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病变部位。可以挤出乳汁来喂养。
6、母亲在产前5日至产后2日之间出水痘的,应与婴儿隔离,但是可以挤出乳汁来喂养。
7、罹患活动性结核的母亲在无传染性后才能哺乳。因结核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所有可挤出乳汁喂养,当然需要除外罕见的结核性乳腺炎。
8、换H1N1流感的母亲应与婴儿隔离,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可挤出乳汁喂养。
9、其他
(二)母亲滥用物质
1、有阿片类药物依赖
2、有违禁药品如苯环利定或可卡因
3、吸烟不是绝对禁忌,但应极力劝阻母亲吸烟,因为吸烟与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和婴儿呼吸道过敏的分险增加相关。
4、母亲饮酒:哺乳母亲应避免或尽可能少饮酒,饮酒后有小部分酒精会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
(三)婴儿方面原因
1、婴儿患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病,是母乳喂养的绝对禁忌症。
2、其他遗传性代谢病患儿(如苯丙酮尿症)母乳喂养需要慎重
(四)乳房评估
1、乳腺发育不良:乳腺组织不足以支持母乳喂养的情况少见,如果在妊娠期间乳房没有增大的表现,产奶量很少或几乎没有的,婴儿有发生早起生长迟滞的风险。
2、乳头异常:乳头是哺乳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乳头异常可能会影响哺乳。乳头过硬、过大、过小、凹陷或者过于平坦,会导致婴儿衔乳困难,影响哺乳。乳头保护罩有时可以拉出凹陷的乳头,可以尝试。一般不推荐在妊娠期间采用乳头牵引或提拔术,因为对乳头操作会引起宫缩。因此妊娠前进行乳腺专科的评估很重要,可以及时识别乳头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矫正,尽可能的改善乳头的情况,可以大大提高哺乳的成功率。
3、乳房手术史:缩乳术后会影响母乳产生的量。环乳晕外侧圆形切口,切断了乳导管、切断了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等可能会影响母乳的产生量。外科手术中乳导管破坏或术后瘢痕组织有可能导致乳导管堵塞、乳腺炎、乳汁储留囊肿等。因此在进行乳腺外科手术时建议到乳腺专科就诊,需要全面评估病情,考虑近期、远期的利弊,优选安全的手术入路,尽可能的降低乳房的破坏,避免影响母乳喂养。
(五)再次妊娠
妊娠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但是需要大幅提高母亲的液体和热量摄入,以满足适当的妊娠期体重的增加,同时保证母乳喂养婴儿的营养需要,也可以说需要满足婴儿、母亲、胎儿三方面的营养供给。另外吸吮乳头也会刺激宫缩,由于缺乏再次妊娠后哺乳的相关数据,因此需要个体化考虑。总之,母乳喂养在营养、胃肠功能、宿主防御、心理康复等方面具有公认的益处,政府和专业医疗机构都大力支持所有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现实中母乳喂养的禁忌症是很少的,但在具体操作中也经常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医患一起努力,努力提高宣教意识,努力做到孕前评估,努力做到提前矫正不利因素,努力做到遵从医嘱,做好细节,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幅提高母乳喂养率,才可以把母乳喂养的益处真正落到实处。
谢谢,疫情期间欢迎登录健康山西网站咨询。
本文是郭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