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福清 三甲
林福清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疼痛科

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6593人已读

脉冲射频的概念是Sluijter提出的,使用脉冲射频在脊神经根和背根神经节处进行脉冲射频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疼痛患者,取得了90%以上的疼痛缓解效果,随访七个月疗效仍然保持。

脉冲射频的最大优点在于电刺激神经系统具有调整或调控(Neuro-modulation)作用而非毁损之作用。这满足了现代疼痛医学所提倡的通过调节神经功能达到治疗疼痛而不损伤神经组织的目的。

传统观点认为射频电流通过生热致神经组织损伤而达到神经阻滞,Kleef和Slappendel的研究却认为是射频电流而不是热在起作用,后者的研究发现40℃的射频电流和67℃的射频电流同样有效。

主要作用机制:

1、抑制神经纤维冲动传导或电生理活动过程;

2、疼痛信息传递、处理通路的可塑性改变;

3、激活脊髓疼痛感受抑制系统;

4、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介质水平调控。

主要优点:

1、通过调节神经功能达到治疗疼痛;

2、属于微创治疗且不损伤神经,可选择性强、治疗安全系数较高;

3、可重复治疗,并发症少;

4、操作定位准确;

存在问题:

1、最佳治疗间隔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2、巩固治疗时间。

脉冲射频神经调节术目前被认为最有希望的新技术。临床上能够达到有效治疗的疼痛疾病包括:顽固性疱疹后神经痛、慢性手术后神经痛、椎间盘手术后疼痛、三叉神经痛人流后腹痛和糖尿病足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林福清
林福清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