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误区?
我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并仍在持续上升。随着老龄化加速,高血压患者的年轻化,高血压患者仍然不断增多。但根据调查结果,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非常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不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以及测量方法不够规范。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点击可查看),今天我们介绍如何规范地测量血压以及常见的注意事项: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10分钟(剧烈运动应休息20-30分钟),在测量前无活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饮酒、疼痛、发热、熬夜、吸烟和饮咖啡,并且需排空膀胱;
2.裸露上臂(穿衣越薄越好,不能把长袖袖子卷起来造成压迫上臂血管,而造成血压值不准确),肘窝、血压计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首次测量应测双臂血压(以较高的一侧为准,以后测血压均用该侧手臂)。不论体位如何,血压计、肘窝、心脏三者应在同一水平线(如图);
3.血压计袖带大小合适,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成人一般选用成人普通电子血压计即可,肥胖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袖带应较小;
4.将袖带绑在被测者上臂,松紧度以能容纳1-2指为准,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松,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1-2.5cm;
5.每次测量血压时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测量值有一组相差明显较大可能是由于测量不准确引起,应把这组数据舍去,再次测量求平均值。
注意事项及常见误区:
1.测量时应注意正常平静呼吸,禁止说话、摒气;
2.不能把长袖袖子卷起来造成压迫上臂血管,而造成血压值不准确;
3.老人、糖尿病人以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卧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及2分钟后分别测量。
高血压的诊断明确后最重要的应该是分清楚高血压类型(点击可查看),因为不同高血压类型其治疗方式和预后可能完全不同。
本文是谭远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