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谭远远 三甲
谭远远 医师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272人已读

以下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被称之为冠心病易患因素(也称之为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一、非可控因素:

  1.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2. 性别:男性较多见,因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3. 家族史: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二、可控因素:

  1.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可破坏血管内膜,增加冠脉粥样硬化物质沉积,沉积物质增多,导致冠脉血管狭窄。

  2.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同样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同时血压升高促使血浆脂质渗入血管内膜,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3.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物质大多是血液中的血脂沉积形成,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血脂就没有冠心病。

  4.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男性更高且易发生心力衰竭、脑卒中和死亡;血糖升高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体内血脂浓度增加;同时高血糖也使血管内膜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5. 肥胖:①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②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24者称肥胖症肥胖虽不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那么重要,肥胖可通过促进这三项因素的发生发展而间接影响冠心病;

  6. 运动量过少:运动能调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已患冠心病患者其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量少易致肥胖,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治疗肥胖症的紧迫性和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

  7. 性格类型:A型性格者(争强好胜、竞争性强、脾气暴躁) 有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精神过度紧张者也易患病。

三、其他因素:

  1. 饮酒:长期大量饮高度白酒对心脏、血管、肝脏等脏器的功能有损伤作用,可招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高血压的发生;而适量饮低度数的有色酒(例如葡萄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因为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

  2. 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3. 饮食习惯:进食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易患冠心病。

因此,预防冠心病主要是控制可控制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危险因素较多者来说,控制可控因素更加难能可贵。

谭远远
谭远远 医师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