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脊柱转移的诊治原则
一项法国10年的肺癌数据研究发现,女性、非吸烟者和腺癌的比例在2010年都较2000年明显增加,58%的新诊断肺癌是来源于转移性病灶。在我国,2015年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7.26/10万和45.87/10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治疗方面,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在近10余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相应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多,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部位,肺癌脊柱转移瘤约占骨转移的28.2%~70%。由于脊柱转移带来的疼痛、脊髓压迫致瘫痪等问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评估和治疗脊柱转移瘤非常重要。
肺癌脊柱转移了什么时候需要治疗呢?回答是出现了骨转移相关症状,一是疼痛、翻身疼痛、坐起动作是腰痛、后背痛等,疼痛夜间严重;二是出现了转移瘤压迫脊髓导致四肢肌力和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等情况。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尽早来骨肿瘤科就诊,以免延误诊治,目前很多人有认识误区,以为癌症转移就没有希望了,选择放弃,实际上,近些年的放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都有很大进步,在治疗原发肿瘤的同时,积极治疗骨的合并症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这里讲的骨肿瘤科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皮穿刺椎体强化术,属于微创手术,适合于转移早期,椎体骨破坏未造成严重的脊髓压迫,通过骨水泥强化椎体,可迅速改善患者疼痛,避免长期卧床。手术名称叫做PVP/PKP。另外一种就是开放手术,开放手术分为脊柱肿瘤全切术、脊柱肿瘤分离手术、脊柱肿瘤椎板减压术等。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同方案。
本文是刘艳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