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睡眠不足对胃肠道有什么影响?
近日,《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发布,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全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但中国居民的人均睡眠时间从晚上10点到11点,往后推迟了2个小时左右。几乎同期,京东发布《2019-2020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咨询失眠、改善睡眠相关问题的订单量累计数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多。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里,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情况很多,再加上作息紊乱、黑白颠倒,睡眠质量问题和胃肠道问题同时出现的情况非常常见,而在门诊就诊患者中类似情况也非常常见,那么大家心里肯定有一个疑问,胃肠道不适与睡眠有关系吗?该如何调整呢?
一、睡眠时间会影响胃肠道吗?
答案是肯定的!睡眠时间来说,新生儿每天不少于20小时,婴幼儿约为15小时,学龄前儿童约为10小时,成年人约为8小时,老年人5~6小时就够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字,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差异还与人的性格、健康状态、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及睡眠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在正值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中,抱着手机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对于胃肠道是非常不好的,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经常熬夜的人免疫力下降,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尤其肠胃受伤害明显,而且熬夜的时候如果吃那些辛辣刺激,油腻的宵夜,对胃的刺激更大。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约2-3天就会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在夜间肠胃休息的时候进行,如果经常熬夜吃宵夜,肠胃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黏膜修复就不可能顺利进行,食物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损伤黏膜导致糜烂、溃疡。
二、睡眠质量差对胃肠道又有什么影响?
“卧不和,则胃不安”。疫情期间,过度关注疫情的朋友容易出现紧张、急躁情绪,有些朋友熬夜看剧、打游戏,精神亢奋,到了深夜甚至凌晨才迟迟入睡,睡眠质量也跟着下降,感觉睡不踏实,醒来昏昏沉沉,生物钟出现紊乱,这样的情况下,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运行,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降低了食物的吸收率,导致食物在肠胃堆积,就会出现有害菌群增加,有益菌群减少,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非常常见,对健康十分不利。
三、如何改进睡眠习惯,增强胃肠道的免疫力?
1.饮食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在睡前喝杯牛奶,牛奶的温补效果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更容易入睡。同时牛奶中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专门的晚餐奶,还有一定的助眠的效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睡眠一举两得。最关键的是,喝杯牛奶还很好的保养肠胃,特别是含有益生菌的牛奶,帮助调节肠道的有益菌群,肠道更健康,睡得就会更加安稳。
睡前半小时泡脚,为半小时后的睡觉做个心理准备。泡脚的好处有利于睡眠,尤其是冬天,效果更为明显,因为冬天寒冷,所以泡脚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脚暖和了躺在被子里很快就睡着了。不然脚冷冰冰的,很难焐热,一晚上脚都是冷的,睡得也不好。
2.调节心理:在睡前半小时,我们可以把手机早早的放在一边,放松下来,第一步是合理看待心事,消除心事的影响;第二步是安顿恐惧和焦躁情绪,做做呼吸冥想放松;第三步放心睡眠,让整个身心松弛下来
总之,好的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时间与我们身体的胃肠道健康息息相关,睡眠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是相互的,睡得不好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而胃肠道不适也会使得患者睡得不安宁。因此,必须提倡健康的睡眠方式,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防止肠胃不适。我们要控制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正常的作息时间,让幸福健康永远对您微笑。
本文是孙家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