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苏忠周 三甲
苏忠周 主任医师
湖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面肌抽搐是怎么引起的?面肌抽搐能治愈吗?

1550人已读


一, 面肌抽搐的定义

面肌抽搐主要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的抽搐为恃点,多局限于单侧,又称为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缓慢进展的周围神经疾病。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又会进一步加重,但是查体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尽管该疾病是良性疾病,但由于它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因而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面肌痉挛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中,是典型的成年人疾病,但有年轻化趋势。

timg.gif

二, 面肌抽搐的病因

面肌痉挛病因比较明确,大多数(80%~90%)患者是由桥小脑角区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还有部分患者可能由肿瘤、炎症或面神经炎等引起。血管压迫主要是临近的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或粗大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根所致,这部分患者约占80%~90%。占位性病变包括桥小脑角区的肉芽肿、肿瘤及霎肿压迫面神经也可引起面肌痉挛,这部分患者约占0.8%症状。

三, 面肌抽搐的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的药物治疗分为口服药物治疗和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治疗的常用口服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奧卡西平以及安定等。备选药物包括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喷丁及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常用于发病初期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有时也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可长期应用。文献报道药物治疗可使60%~70%患者的症状缓解,尤其对于初发患者疗效更加确切。但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或减轻症状,不能彻底治愈。口服药物不良反应这类药物治疗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须尽快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甚至停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应即刻停药并就诊。肉毒素治疗的机制是运用肉毒素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降低面肌痉挛的程度。常用药物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一般3-6个月复发,需要再次注射。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手术方法,指在显微镜下或内镜下将压迫血管与面神经隔垫开,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其根治有效率为90%~98%,复发率在3%-10%之间,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已成为面肌痉挛首选和根治方法。

图片1.jpg

四, 面肌抽搐的预后

该病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都有良好的洽疗效果。其中口服药物治疗和肉毒素注射治疗均无法彻底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效果最好,能彻底治愈的手术方法。其术后效果分为即刻缓解(大于95%)、延迟缓解(低于2%)、明显减轻(约5%)和无效四种,总体有效率大于98%。对于延迟缓解的患者大多数人会在术后6个月甚至1年后恢复。对于延迟缓解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面神经损伤需要时间修复以及面神经核的逐步稳定有关。

微创技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是我院神经外科的特色技术,疗效显著。大家可以每周五上午来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门诊6楼看专家门诊,08:00-11:30,仔细检查和咨询预约安排手术。


苏忠周
苏忠周 主任医师
湖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