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浮针治疗常见呼吸病
编者按】:来自山东省立医院的浮针人赵鹏,从不同角度写出他的浮针临床经验总结,这是第一篇,我们期待后续。
每到三九三伏天,就能看到一批一批的中老年人去各大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推拿科去做穴位贴敷,孜孜不倦,这几天也是科室最忙碌的几天。某年读到某西医教授对比在穴位上贴胶布与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效果,没有差异,虽然不知该西医教授对中医是否有偏见,但对穴位贴敷的疗效是存在疑虑的,毕竟治疗时没见到症状立刻减轻,而病号一年一年过来贴敷治疗哮喘,都只求控制或减轻,没听说谁只使用穴位贴敷停用哮喘药物,没听说谁治好了或不发作,因此没有如铁的事实让自己信服。
值得庆幸的是,学习浮针以来,哮喘不再让我头痛。浮针不会治那些还在缓解期的哮喘,(未病先防的理念固然想起来高明,但改变未改变患者的未来实在说不清)故浮针治疗在发作期的哮喘,尽求立杆见影,针入喘轻。通常几针下去,哮喘就能大幅度缓解到一半左右,三次左右就能控制哮喘到较理想的状况,此后从一周治疗一次过渡到一个月治疗一次,持续维持治疗,直到发作季节过去。哮喘是一个由于过敏变应原导致的疾病,浮针不能阻止患者接触变应源,所以浮针治疗以后,患者第二年仍然可以因接触变应源再发哮喘,就是当年,也可以因为再接触变应源再出现哮喘症状,就是说,浮针在这里是一个对症治疗,它不治根,和使用信必可都保、孟鲁司特这些药物只是定期给药对症治疗相同,但浮针的效果非常强,如果不是大剂量频繁接触高敏感性变应原,三次后就能用类似维持用药的用法,一周一次直到一月一次,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前所未有的提高。对于轻中度哮喘,浮针治疗往往可以用极少的次数代替使用药物,这点极具优势和令人难以置信,还好浮针擅于即时表演,立即让哮喘症状减轻胜过一切雄辩。对于重症哮喘和合并了危重并发症的哮喘,没有丰富的内科经验请不要轻易尝试。
浮针对咳嗽极为挑剔,分诊的时候我几乎不会主动要求分给我咳嗽,只有慢性的(至少一到二周以上)、血象不高、痰不多的刺激性燥咳是我们的适应症,常常表现为喉痒即咳,但这个适应症可能只有我们合适,临床上碰到不少这样的咳嗽,各种中西医治疗一两个月无效,碰到浮针一两次就好了,这种情况和气道的高应激性有关。浮针不能治疗感染,由感染导致的咳嗽浮针只有少量的即时效果,没有长期效果,血象高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浮针,少数情况下可在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使用浮针作为辅助手段治疗。
浮针对诊断清楚的哮喘变异性咳嗽(CVA)效果甚好,哮喘变异性咳嗽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主要以夜间或清晨发作性阵咳、少痰为主要特点。CVA的发病机制是:当某些致病因子刺激气道时,通过间接或直接的神经通路引起咳嗽。另一种说法是:长期炎症使支气管上皮受损,附近迷走神经易受激惹,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和哮喘发作一样,浮针治疗变异性哮喘同样也是发作期治疗,立即起效,几次稳定以后维持治疗,直到过敏原(冷空气、花粉)等过季为止。
同是慢性咳嗽,对于慢性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浮针效果也不错,治疗类似哮喘。对鼻后滴流综合征导致的慢性咳嗽,目前暂不建议浮针治疗。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不管是浮针还是使用达喜等药物,只要能解决泛酸等症状,咽喉上的痒的症状就如同无根之木,变得容易解决了。
病例一
男,48,胸闷、喘憋半个月,既往哮喘五年,冬天发作,感觉咽喉、胸骨、两侧肋骨部及膈下憋闷,呼吸短促,不耐剧烈运动。
一诊:2016-1-9
触诊: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膈肌(+++),灌注膈肌后憋闷感主要集中在咽喉、灌注胸锁乳突肌咽喉症状消失,灌注胸大肌、菱形肌后憋闷感范围减小,在胸骨后和胸侧,程度约为原先50%。。
二诊:2016-1-10
效果巩固如前,触诊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肌、菱形肌(++),灌注胸大肌、前锯肌、肋间肌,胸骨及喘憋症状余15-20%,胸侧症状消失。
三诊:2016-1-12
触诊胸大肌、菱形肌、冈下肌、喘憋症状余若有若无一点,约5%,嘱每周一次维持治疗。
病例二
一诊:2015-10-2
女,42,从淄博来济南探亲,在我处诊断臀上皮神经损伤,治疗后提及咽痒咳嗽一个半月,中西医各种手段治疗无效,查血没有感染,遂告之浮针效果应该不错,可以一试,患者半信半疑。查体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灌注双侧胸锁乳突肌,此患者治疗一次咳嗽当场消失,未再复发。从此深信不疑,多次从淄博推荐朋友来济南治疗。
本文是赵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