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肱骨内上髁炎理论阐述与浮针医学阐述
概念
肱骨内上髁炎,又称高尔夫球肘,多表现为肱骨内上髁疼痛,活动加重,常发生内上髁炎的运动包括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橄榄球、射箭,举重等。以及和肘部反复运动相关职业,如木工、铅管工及切肉工人。肱骨内上髁炎主要是因为屈肌和旋前圆肌反复动作或过度使用所导致的肌腱的细微撕裂;有时单一创伤,如直接撞击或突然极度的离心运动,也可能造成肱骨内上髁炎。
临床表现和诊断
肘关节内侧疼痛,起病缓慢,劳累可诱发疼痛。疼痛为持续性,呈顿痛、酸痛或疲劳痛,疼痛可放射到前臂内侧。检查时局部无红肿,关节功能不受限,肱骨内上髁有明显的压痛点,有时可触及一硬性条索,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旋前前臂,常能诱发肘内侧症状。需X片排除感染、结合及肿瘤等疾病。该病多见于青壮年,有肘部职业劳损的工人、农民、运动员等。
诊断依据:
握物无力,不能提重物,严重者拧毛巾、扫地等小动作均觉痛。
起病缓慢,逐渐出现肘关节内侧疼痛,并向前臂内侧远方扩展。
肱骨内上髁附近有局限性压痛。
肘伸直握拳屈腕,旋前前臂,常能诱发症状。
鉴别诊断:
1.颈椎病:可表现上肢内侧疼痛,可为放射性,手及前臂有时有感觉障碍区。无局限性压痛。
2.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或外上髁上方疼痛;患者前臂旋前位,做对抗外力的旋后运动,诱发Mill’s征阳性。
治疗思路
1.一般治疗:早期患者,休息、避免患臂的屈伸动作,症状重、发病急者可用三角巾悬吊或小夹板固定,腕部制动1~2周,局部热敷或红花油外用。
2.药物治疗: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
3.局部阻滞疗法
4.手术治疗:极少数采取手术治疗,但对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据情选用皮下神经血管束切除术,伸肌总腱附着点松解术。
5.针刀治疗
6.也可在压痛点行激光、超激光治疗。
浮针医学观点
肱骨内上髁炎属于肌肉病痛,主要是附着在肱骨内上髁处的前臂屈肌因反复牵拉,累积性损伤所致。治疗效果通常不错,近期或远期效果都较为可靠。
浮针治疗尺侧腕屈肌、肱三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指屈肌,小圆肌等肌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急性期局部水肿的患者,我们应嘱其注意休息,等待水肿的肌腱恢复,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预防
1.治疗期间尽量多休息,避免任何重复的肘关节活动。
2.对于这类患者,应嘱其避免活动肘关节和抬举重物。如症状严重,可用支撑力强的护腕和护肘把腕肘局部保护起来,短期制动,利于恢复。
患者资料:吕某 女 53 本院亲属 首诊 2017-2-27
主诉:左肘关节内侧屈曲疼痛半年
现病史:患者不慎摔倒后肩胛骨着地,肩臂痛半个月,此后肩关节逐渐不痛,肘关节内侧持续疼痛半年,经介绍来我处就诊。有糖尿病史,经降糖药控制平稳,无风湿、类风湿,痛风病史。
诊断:肱骨内上髁炎(网球肘)
浮针专科检查:1.功能检查:屈肘疼痛加重,向对侧搭肩诱发肩胛外侧缘疼痛。2患肌:冈下肌(++),小圆肌(+++),菱形肌(++),肱三头肌(++),尺侧腕屈肌(++)。
治疗:处理小圆肌,向对侧搭肩疼痛消失,处理冈下肌,疼痛缓解50%,处理尺侧腕屈肌,肱三头肌,疼痛余20%。
二诊 2017-2-28 疼痛余30%左右,处理冈下肌,前锯肌,菱形肌,疼痛余20%,处理肱三头肌、尺侧腕屈肌,疼痛消失。
三诊 2017-3-3 疼痛余10%左右,予冈下肌、肱三头肌、尺侧腕屈肌处理,疼痛消失。
2017-3-10介绍病人治腰痛,问询患者,患者反映除干家务过多时候稍有不适之外,平时已无痛。

本文是赵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